世界氣象組織
世界氣象組織 World Meteorological Organization | |
![]() | |
![]() 世界氣象組織旗幟 | |
簡稱 | WMO、OMM |
---|---|
成立時間 | 1950年3月23日(世界氣象日) 前身國際氣象組織 |
類型 | 聯合國專門機構 |
法律地位 | 運作中 |
總部 | ![]() |
領導人 | ![]() |
上級組織 | ![]() |
獎項 | 呂志和獎 |
網站 | https://www.wmo.int/ |
世界氣象組織(英語:World Meteorological Organization,縮寫:WMO;法語:L'Organisation météorologique mondiale,縮寫:OMM;世界語:Monda Organizaĵo pri Meteologio,縮寫:MOM)是聯合國15個專門機構之一。其前身為國際氣象組織(英語:International Meteorological Organization,縮寫:IMO)。
幹部
主席為德國氣象局局長格哈德·阿德里安(Gerhard Adrian)。
副主席依先後次序為阿根廷國家氣象局(SMN)局長席勒斯特·紹羅(Celeste Saulo),庫拉索氣象局局長艾拔馬狄斯(Albert Martis),坦尚尼亞氣象局局長Agnes Lawrence Kijazi 。
秘書長為前芬蘭氣象局局長佩蒂瑞·塔拉斯(Petteri Taalas)。
副秘書長為俄羅斯的艾蕾娜·瑪娜妍科娃(Elena Manaenkova)
助理秘書長為前中國氣象局副局長張文建
歷史
1873年在維也納成立。1946年7月,挪威學者海塞貝格博士在巴黎舉行的一次國際氣象組織的會議上,起草了一份《世界氣象公約草案》,並提議國際氣象組織改名為「世界氣象組織」、成為聯合國的專門機構之一。1947年9月,國際氣象組織在華盛頓特區召開大會,通過《世界氣象組織公約》(The Convention of the World Meteorological Organization),決定成立「世界氣象組織」。1950年3月23日,公約正式生效,國際氣象組織正式更名為世界氣象組織。1951年,世界氣象組織成為聯合國的專門機構並開始運作。1960年6月,世界氣象組織決定將公約生效日期和世界氣象組織更名日3月23日定為世界氣象日。截止2013年1月1日,有191個國家和地區參加這一組織。
世界氣象日
- 世界氣象日定在每年的3月23日。


區域協會的會員資格列表
第一區(非洲)
第一區由非洲國家和一些前殖民國家組成。 第一區有57個成員國,沒有成員地區:
非成員:
第二區(亞洲)
第二區有33個成員國和2個成員地區。 第二區成員國是:
附屬成員地區:
第三區(南美洲)
第三區由南美國家組成,包括法國屬地的法屬圭亞那是法國的海外地區。 它共有13個成員國,沒有成員地區:
第四區(北美洲,中美洲和加勒比地區)
第四區由北美,中美洲和加勒比的狀態組成,包括在該區域內具有依賴性的三個歐洲國家。 它共有25個成員國和3個成員地區。 成員國是:
安地卡及巴布達
巴哈馬
巴貝多
貝里斯
加拿大
哥倫比亞
哥斯大黎加
古巴
多米尼克
多明尼加
薩爾瓦多
法國
瓜地馬拉
海地
宏都拉斯
牙買加
墨西哥
荷蘭
尼加拉瓜
巴拿馬
聖露西亞
千里達及托巴哥
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
美國
委內瑞拉
三個成員地區是:
非成員地區:
第五區(西南太平洋)
第五區由22個成員國和2個成員地區組成。 成員國是:
澳洲
汶萊
庫克群島
斐濟
印度尼西亞
吉里巴斯
馬來西亞
密克羅尼西亞聯邦
諾魯
紐西蘭
紐埃
巴布亞紐幾內亞
菲律賓
薩摩亞
新加坡
索羅門群島
東帝汶
東加
吐瓦魯
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
美國
萬那杜
成員地區是:
非成員:
第六區(歐洲)
第六區由歐洲的所有州以及一些西亞組成。 它有50個成員國:
阿爾巴尼亞
安道爾
亞美尼亞
奧地利
亞塞拜然
白俄羅斯
比利時
波士尼亞與赫塞哥維納
保加利亞
克羅埃西亞
賽普勒斯
捷克
丹麥
愛沙尼亞
芬蘭
法國
喬治亞
德國
希臘
匈牙利
冰島
愛爾蘭
以色列
義大利
約旦
哈薩克
拉脫維亞
黎巴嫩
立陶宛
盧森堡
馬爾他
摩納哥
蒙特內哥羅
荷蘭
北馬其頓
挪威
波蘭
葡萄牙
羅馬尼亞
摩爾多瓦
俄羅斯
塞爾維亞
斯洛伐克
斯洛維尼亞
西班牙
瑞典
瑞士
敘利亞
土耳其
烏克蘭
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
非會員:
成員不止一個地區的國家
共有十個成員國在不止一個地區擁有會員資格。 兩個國家是四個不同地區的成員,八個國家是兩個地區的成員。 這些國家及其地區如下:
注釋
參閲
外部連結
- 官方網站
- (簡體中文)世界氣象組織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新華網
- Public website. WMO.
- 官方網站
(as of October 2018, this functions as a WMO Extranet for the WMO Community as an interim solution until a new WMO Community website can be launched)
- International List of Selected, Supplementary and Auxiliary Ships. International Comprehensive Ocean-Atmosphere Data Set (ICOADS). 1999 [2019-06-08]. Pub 4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10-07).
Including country codes
- World Climate Conference-3 (WCC-3). WMO. Aug 2009 [2019-06-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6-0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