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維百科

雲州 (貞觀) 本文重定向自 云州 (贞观)

(重新導向自云州 (唐朝))

雲州唐朝時設置的

武德四年(621年)置北恆州,七年(624年)廢。貞觀十四年(640年),將今山西大同市恆州和今內蒙古和林格爾縣雲州合併為雲州,自朔州北定襄城徙治定襄縣。永淳元年(682年),默啜為民患,移民朔州開元十八年(730年)重置雲州。天寶元年(742年),改雲中郡乾元元年(758年),再改為雲州。土貢:犛牛尾、雕羽。戶三千一百六十九,口七千九百三十。僅領一縣:雲中縣,有雲中、樓煩二守捉;城東有牛皮關。雲中縣,中。本馬邑郡雲內之恆安鎮。武德六年置北恆州,七年廢。貞觀十四年復置,曰定襄縣。永淳元年廢。開元十八年復置,更名。有陰山道、青坡道,皆出兵路。

乾符三年(876年),大同軍節度使李國昌李克用為雲中守捉使,殺防禦使,占據云州。唐僖宗赦免了李克用,以李國昌為大同軍防禦使,不受命。廣明元年(880年),李琢攻李國昌,李國昌兵敗,與李克用奔北地。黃巢入京師,唐僖宗下詔發代北軍,尋赦李國昌,使討賊。李克用率三萬五千騎而南,收京師,功第一,李國昌封隴西郡王。李國昌逝世後,李克用雲州。既而所向失利,乃卑詞厚禮,與遼太祖耶律阿保機會於雲州之東城,謀大舉兵攻後梁,不果。李克用李存勗後梁,是為後唐莊宗同光三年(925年),復以雲州為大同軍節度使。後晉高祖取代後唐後,以契丹有援立功,割燕雲十六州契丹西京大同府

唐朝雲州轄縣
640年定襄縣
682年被突厥占據
730年重設,下轄雲中縣
907年雲中縣(新設渾源縣,改屬應州
唐朝雲州刺史

注釋

參考資料


本頁面最後修訂於2023-01-24 23:37,點擊更新本頁查看原網頁

本站的所有資料包括但不限於文字、圖片等全部轉載於維基百科(wikipedia.org),遵循 維基百科:CC BY-SA 3.0協議


頂部

如果本頁面有數學、化學、物理等公式未正確顯示,請使用Firefox瀏覽器或者Safari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