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部中央气象局本文重定向自 交通部中央氣象局
本文内容是关于2012年1月1日起分阶段实施的行政院组织改造。 随着实施进程的推进,部分资料可能尚未修正,详见Wikipedia:中华民国政府专题。 |
交通部中央气象局
Central Weather Bureau, MOTC(英语) | |||||||||||||||||||||||||||||||||
---|---|---|---|---|---|---|---|---|---|---|---|---|---|---|---|---|---|---|---|---|---|---|---|---|---|---|---|---|---|---|---|---|---|
![]() | |||||||||||||||||||||||||||||||||
![]() 交通部中央气象局局徽 | |||||||||||||||||||||||||||||||||
基本信息 | |||||||||||||||||||||||||||||||||
机关类型 | 中央三级行政机关 | ||||||||||||||||||||||||||||||||
所属部门 | 交通部 | ||||||||||||||||||||||||||||||||
员额 | 约700人 | ||||||||||||||||||||||||||||||||
年度预算额 | 新台币22.92亿(2017年) | ||||||||||||||||||||||||||||||||
授权法源 | 交通部组织法 气象法 交通部中央气象局组织条例 | ||||||||||||||||||||||||||||||||
主要官员 | |||||||||||||||||||||||||||||||||
局长 | 郑明典 | ||||||||||||||||||||||||||||||||
副局长 | 程家平、冯钦赐 | ||||||||||||||||||||||||||||||||
主任秘书 | 林雨我 | ||||||||||||||||||||||||||||||||
任命者 | 由交通部部长提请行政院核定任命 | ||||||||||||||||||||||||||||||||
组织编制 | |||||||||||||||||||||||||||||||||
内部单位 | 4组、4室、1中心 | ||||||||||||||||||||||||||||||||
附属机关 | 气象预报中心 气象卫星中心 地震测报中心 气象资讯中心 气象仪器检校中心 海象测报中心 台湾南区气象中心 二等气象站 三等气象站 四等气象站 | ||||||||||||||||||||||||||||||||
成立沿革 | |||||||||||||||||||||||||||||||||
成立日期 | 1941年7月1日 1971年7月1日(恢复建制) | ||||||||||||||||||||||||||||||||
联络信息 | |||||||||||||||||||||||||||||||||
![]() 中央气象局本部 | |||||||||||||||||||||||||||||||||
地址 | 100006 台北市中正区公园路64号 25°02′15″N 121°30′54″E / 25.03750°N 121.51500°E坐标:25°02′15″N 121°30′54″E / 25.03750°N 121.51500°E | ||||||||||||||||||||||||||||||||
电话 | 总机: +886 2 2349-1000(代表号) 气象查询: +886 2 2349-1234 地震查询: +886 2 2349-1168 | ||||||||||||||||||||||||||||||||
网站 | www |
交通部中央气象局(中文简称中央气象局或气象局,英文简称CWB)是中华民国政府的地球科学(含气象、气候、海象、地震、天文)专责机构,负责上述项目之观测及预报业务,除了向公众发布气象预报、海象测报与地震报告之外,也是灾害性天气预报(台风警报、豪雨特报、强风特报、低温特报等)发布,以及中华民国《气象法》规定之气象业务办理机关。
沿革
- 1941年7月1日,国民政府在重庆成立“中央气象局”,直属于行政院,管辖全国的气象、地震观测业务,并接受内政部委托编制国民历。
- 1945年,抗战胜利,中央气象局迁往南京,改隶教育部。
- 1947年3月,中央气象局改隶交通部。
- 1949年,中央气象局迁广州。
- 1950年,中央气象局迁台湾台北(一说是1949年迁台)。
- 1958年7月,中央气象局奉令裁并,松山气象台由交通部民用航空局代管,业务交由台湾省气象所办理。
- 1971年7月1日,以台湾省气象局为基础恢复建制成立“交通部中央气象局”,成为交通部的附属机关。
- 1996年3月,中央气象局新大楼完工。
台湾省气象局
- 1896年7月12日,日治时期的台湾总督府以府令21号公布设立“台北、台中、台南、恒春、澎湖岛测候所”(气象站)。8月10日,成立“台湾总督府台北测候所”,隔年12月19日迁往现址,首位负责人为近藤久次郎,他在日本政府统治台湾次年就抵台担任技手兼台湾总督府测候所所长,后任台北测候所长。
- 1934年,改称为“台北观测所”。
- 1937年3月3日,第一次改建。
- 1938年,成立“台湾总督府气象台”,掌管全台湾、澎湖地区的气象、地震观测单位。
- 1945年,战后,中华民国接收台湾后,政府派石延汉接收台湾省气象设施,成立“台湾省气象局”,隶属台湾省行政长官公署,后改隶台湾省政府。
- 1948年1月,改制为“台湾省气象所”,改隶台湾省政府交通处。
- 1965年9月1日,改制为“台湾省气象局”。
- 1971年7月1日,中央气象局以台湾省气象局为基础恢复建制。
未来
为强化中央气象局政策规划功能,将升格为“交通部中央气象署”。
历任局长
姓名 | 就职时间 | 卸任时间 |
---|---|---|
中央气象局 | ||
黄厦千 | 1941年 | 1943年 |
吕炯 | 1945年8月31日 | 1949年10月28日 |
李鹿苹 | 1950年7月25日 | 1951年7月19日 |
台湾省气象局 | ||
石延汉 | 1945年11月 | 1948年2月 |
台湾省气象所 | ||
薛钟彝 | 1948年2月 | 1951年10月 |
台湾省气象所/省气象局 | ||
郑子政 | 1951年12月24日 | 1966年6月 |
台湾省气象局/中央气象局 | ||
刘大年 | 1970年2月20日 | 1980年6月16日 |
中央气象局 | ||
吴宗尧 | 1980年6月16日 | 1989年9月30日 |
蔡清彦 | 1989年12月15日 | 1994年11月23日 |
谢信良 | 1994年11月25日 | 2004年6月29日 |
辛江霖 | 2004年6月29日 | 2009年6月2日 |
辛在勤 | 2009年6月3日 | 2017年10月3日 |
叶天降(副局长代理) | 2017年10月3日 | 2018年1月25日 |
叶天降 | 2018年1月26日 | 2020年5月6日 |
郑明典(副局长代理) | 2020年5月6日 | 2020年6月29日 |
郑明典 | 2020年6月30日 | 现任 |
组织
内部单位
- 第一组
- 第二组
- 第三组
- 第四组
- 气象科技研究中心
- 秘书室
- 秘书室总务
- 会计室
- 人事室
- 政风室
附属气象测报机构
一等气象测报机构
二等气象测报机构
测站名称 | 站号 | 站等 | 种类 | 所在行政区 | 海拔高度 (米) |
设站日期 | 座标 | 备注 |
---|---|---|---|---|---|---|---|---|
二等观测站 | ||||||||
台北气象站(台北站区) | 46692 | 二等 | 气象站 | 台北市中正区公园路64号 | 6 | 1896年8月10日 | 25°02′15″N 121°30′54″E / 25.03750°N 121.51500°E | |
台北气象站(板桥站区) | 46688 | 二等 | 气象站 | 新北市板桥区大观路二段265巷62号 | 10 | 1972年2月26日 | 24°59′51″N 121°26′32″E / 24.99750°N 121.44222°E | 每日施放无线电探空仪 |
花莲气象站 | 46699 | 二等 | 气象站 | 花莲县花莲市花岗街24号 | 16 | 1910年10月26日 | 23°58′31″N 121°36′48″E / 23.97528°N 121.61333°E | 每日施放无线电探空仪 |
五分山气象雷达站 | 46685 | 二等 | 雷达站 | 新北市瑞芳区静安路四段1巷1号 | 740 | 1990年7月1日 | 25°05′34″N 121°47′49″E / 25.09278°N 121.79694°E | |
花莲气象雷达站 | 46699 | 二等 | 雷达站 | 花莲县花莲市海岸路15-1号 | 53 | 1970年1月29日 | 23°59′17″N 121°37′42″E / 23.98806°N 121.62833°E | 与花莲气象站不同地址 |
垦丁气象雷达站 | 46779 | 二等 | 雷达站 | 屏东县恒春镇灯塔路51巷33号 | 32 | 2000年1月16日 | 21°54′03″N 120°51′18″E / 21.90083°N 120.85500°E | |
天文站 | -- | 二等 | 天文站 | 台北市中正区公园路64号 | 35.5 | 1939年 | 25°02′15″N 121°30′54″E / 25.03750°N 121.51500°E |
三等气象测报机构
四等气象测报机构
业务
- 气候监测
- 短中期天气预报
- 长期天气预报
- 灾害性天气特报
- 台风预报及警报
- 海象观测与预报
- 潮汐观测与潮汐预报,并出版发行潮汐表
- 气象服务,民众地科科普知识推广
- 监测台湾地区地震活动
- 发布有感地震报告与海啸警报。2018年7月23日,地震报告系统从以往16位元系统更新至24位元。
- 研究各种地震前兆现象
- 提供地震资讯服务与地震防护宣导
- 执行气象局所属机构之基本气象仪器校正
- 接受外界委托进行基本气象仪器校正及现场游校
- 受内政部委托,每年编算国民历以颁行全国统一历法
- 天象资料的编算,并出版天文日历,提供社会大众参考运用
- 太阳黑子的观测和研究
- 日、月食、彗星及流星雨等特殊天象之不定期观测与摄影及发布新闻稿
- 发展建置即时天气监测与预报作业辅助系统
- 发展台风动态模式
- 发展气候监测与预测技术
- 增进数值天气预测技术
此外,2010年6月25日中央气象局正式启用NOAA开发的地球展示系统做为科学教育之用。
需注意的是,中央气象局的气象预报中将宜兰县划归为台湾东部区域;而苗栗县划归为台湾北部区域,嘉义县、嘉义市划归为台湾中部,与行政院国发会的划分方式不同。
警报、特报与告警系统
中央气象局会根据观测或预报之气象状况进行研判,并适时发布各类型警报、特报与告警或资讯等:
类型 | 发布说明 | 灾防告警系统 |
---|---|---|
注1:陆上台风警报一定会与海上台风警报同时发布,会以海上陆上台风警报的方式呈现。 注2:当发布海上陆上台风警报时,每 3 小时发布一次正报,每小时加发一次副报。 |
||
海啸警报
|
当观测到近海地海地震或接收据太平洋海啸警报中心发布之海啸警报时,会依据严重程度发布不同等级之警报。
|
警讯通知
|
热带性低气压特报
|
热带性低气压有威胁台湾或邻近海域,或有增强为轻度台风之可能时发布。 | |
豪雨特报
|
当观测或研判未来有豪雨发生的机会时,即发布豪雨特报,提醒各界注意防范。其中又可细分为 3 种:
|
|
大雨特报
|
当观测或研判未来有大雨发生的机会时,即发布大雨特报,提醒各界注意防范。
其标准为 24 小时累积雨量达 80 毫米以上,或时雨量达 40 毫米以上之降雨现象。 警示灯号:🟡 |
|
低温特报
|
当预测平地温度降至 10℃ 以下时,发布低温特报。其中可以细分为:
|
|
陆上强风特报
|
当预测或观测陆地阵风 10 级以上时,发布陆上强风特报。 | |
海上强风特报
|
当预测或观测海面平均风力达 6 级,阵风 8 级以上,即发布海上强风特报。 | |
浓雾特报
|
当水平能见度不足 200 米之雾出现时,发布浓雾特报。 | |
台风强风告警
|
研判或预测某地区将受台风风力平均风达 12 级以上或阵风达 14 以上时,同时透过气象局官网与灾防告警系统发布。 | 警讯通知
|
高温资讯
|
当预测温度达到 36℃ 就会发布高温资讯,并视程度以黄色、橙色、红色灯号显示。
注:2018年6月21日首次发布。 |
|
大雷雨即时讯息
|
当观测或预估达有下列情形同时发生时,即针对预估影响区域发布此讯息:
若达到上述门槛,且观测或预估 60 分钟累积雨量达 100 毫米以上时,研判有致灾的可能性,则会透过灾防告警系统发布讯息。 |
警讯通知
|
长浪即时讯息
|
当台湾地区沿岸资料浮标观测到的波浪平均周期大于 8 秒,且示性波高大(等)于 1.5 米时。 | |
地震速报
|
侦测到地震规模 5.0 以上,且预估有县市政府所在地的震度达到 4 级以上,即针对预估县市政府所在地的震度达到 4 级以上的县市发送地震速报。 | 国家级警报
|
火山喷发讯息
|
经评估火山将于短期内喷发或经由观测发现火山已喷发,且其活动可能致灾之讯息。 | 警讯通知
|
中央气象署组织规划
根据《环境资源部中央气象署组织法草案》拟设:
- 署长(简任13职等)
- 副署长(2人、简任12职等)
- 主任秘书(简任11职等)
- (内部单位未定)
- 主任秘书(简任11职等)
- 副署长(2人、简任12职等)
外部链接
- 官方网站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繁体中文)(英文)
- 报天气 - 中央气象局的Facebook专页
- 报气候 - 中央气象局的Facebook专页
- 报地震 - 中央气象局的Facebook专页
- 报天文 - 中央气象局的Facebook专页
- Good Weather 古都好天气-台湾南区气象中心的Facebook专页
- SOS 地球展示系统 - 中央气象局的Facebook专页
- YouTube上的CWB气象局频道 (繁体中文)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