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維百科

伊留申IL-62 本文重定向自 伊留申IL-62

(重新導向自伊尔-62)
Il-62
70cr - Rossiya Ilyushin 62M; RA-86466@SYD;04.09.1999 (5288548685).jpg
用於俄羅斯政府專機的伊留申-62,1999年攝於雪梨
類型四發噴射長程3-3式窄體幹線民用飛行器
製造商伊留申設計局
設計方伊留申設計局
建造方喀山飛機生產聯合體
首飛1963年1月3日
服役伊留申-62 - 1967年3月
Il-62M - 1974年
狀態仍在使用
主要用戶俄羅斯俄羅斯航空(已除役)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民航(已除役)
俄羅斯俄羅斯國家航空(僅用作政府專機)
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高麗航空
生產年份1963年-1995年
製造數量292(5架樣機,94架伊留申-62,193架伊留申-62M)

伊留申 Il-62Ilyushin Il-62/Ил-62)(北約代號「文豪」Classic)是首款由蘇聯伊留申設計局設計的四引擎遠程窄體客機

伊留申-62於1960年宣佈其計劃,用以宣揚蘇聯的民用航空業,於1963年作首次飛行。在其首飛時,伊留申-62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噴射式客機。

設計

中國民航的伊留申-62客機

伊留申-62設計要求載客105人,可不著陸直飛莫斯科紐約航線。1963年1月第一架原型機首飛,原計劃裝庫茲涅佐夫HK-8渦輪扇發動機,但未能按時交付,所以第一架原型機暫時改裝留里卡渦輪扇發動機,3架原型機進行了 4年試飛工作。

伊留申-62外形最顯著的特點是採用T形尾翼,後機身左右兩側各並排安排兩台引擎。這種設計的優點在於保證了機翼外形和氣動布局的完整性。但缺點在於因為機尾安裝引擎位置的影響,不得不採用高平尾布局,增加了垂直尾翼結構的複雜性和重量。同時機體出現空載與滿載狀態重心移動距離較大的問題,裝卸貨物時可放下液壓操縱的雙輪支柱支撐後機身。

伊留申-62是蘇聯第一種採用非圓截面機身設計的帶增壓式客艙的飛機,同樣也是蘇聯第一種採用單排六座布局(3+3,單通道)的噴射式客機(採用渦槳引擎的圖-114客機同樣採用此種設計)。伊留申-62也是蘇聯第一種裝備國際標準航行燈的客機。

營運

1967年9月15日,伊留申-62首次執飛莫斯科至蒙特婁航線,1968年7月開始飛莫斯科至紐約航線,後來代替圖-114執行從莫斯科飛倫敦巴黎東京等航線,成為前蘇聯民航主要國際航線客機。由於伊留申-86伊留申-96遠程客機在商業上的失敗,同時其他新型遠程客機數量較少,伊留申-62及其改進型號不得不繼續充當俄羅斯民航營運遠程國際航線的主力,這些飛機大多安裝了新型導航、通信系統及降低噪音和污染的引擎短艙,以滿足有關適航規定。

中國在1972-1974年間引進5架伊留申-62。1974年作為國家領導人專機首次飛抵紐約出席聯合國大會第六屆特別會議,伊留申-62主要執行北京始發的歐洲和蘇聯航線。1987年10月民航北京管理局最後一架伊留申-62型2022號飛機退出航班飛行,此後這5架飛機散落在國內各處,中國航空博物館還保留著一架完整的伊留申-62。

相比於其它新型遠程客機,伊留申-62及其改進型號的營運成本相對較高。2008年金融危機之後,仍在營運的伊留申-62及其改進型號的數量大大減少。

採用航空公司

蘇聯民航的伊留申-62M在廊曼國際機場
1978年,中國民航的伊留申-62在斯德哥爾摩-阿蘭達機場(IL-62當時為中國民航東歐航線主力機型)
朝鮮高麗航空現時仍有伊留申-62M服役

技術參數

參考資料:Jane's All The World's Aircraft 1988–89

基本資訊

  • 機組:5;3至5名機艙人員(機長、副機長、飛航工程師,有時有領航員和報務員)及4-8名乘務員
  • 容量:168-186人油箱容量 105,300升(27,817加侖)

性能

重大空難事故

類似型號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本頁面最後修訂於2023-03-26 12:59,點擊更新本頁查看原網頁

本站的所有資料包括但不限於文字、圖片等全部轉載於維基百科(wikipedia.org),遵循 維基百科:CC BY-SA 3.0協議


頂部

如果本頁面有數學、化學、物理等公式未正確顯示,請使用Firefox瀏覽器或者Safari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