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維百科

保加利亞 本文重定向自 保加利亚

(重新導向自保加利亞)
保加利亞共和國
Република България保加利亞語
格言:Съединението прави силата保加利亞語
團結就是力量
國歌:Мила Родино
親愛的父母邦
保加利亞的位置(深綠色) – 歐洲(綠色及深灰色) – 歐盟(綠色)  —  [圖例放大]
保加利亞的位置(深綠色

– 歐洲綠色及深灰色
– 歐盟綠色)  —  [圖例放大]

首都
及最大城市
索菲亞
官方語言保加利亞語
官方文字西里爾字母
族群(2011年)
宗教
政府單一制議會民主制共和國
• 總統
魯門·拉德夫
• 總理
尼古拉·鄧科夫
立法機構國民議會
成立
• 第一帝國建立
681年
• 第二帝國建立
1185年
1908年10月5日
• 加入歐盟
2007年1月1日
面積
• 總計
110,910平方公里(第103名
• 水域率
2.16%
人口
• 2022年估計
6,447,710(第106名
• 密度
63/平方公里(第120名
GDPPPP2022年估計
• 總計
1,953.99億美元第73名
• 人均
28,593美元(第55名
GDP(國際匯率)2022年估計
• 總計
895.33億美元(第68名
• 人均
13,101美元(第61名
吉尼係數 0.4(2022年)
人類發展指數 0.795(2021年)
 · 第68名
貨幣保加利亞列弗BGN
時區UTC+2歐洲東部時間
UTC+3歐洲東部夏令時間
行駛方位靠右行駛
電話區號+359
ISO 3166碼BG
網際網路頂級域.bg.бг
歐盟亦使用.eu和.ею

保加利亞共和國保加利亞語Република България,拉丁化/羅馬化:Republika Bŭlgariya),通稱保加利亞保加利亞語България羅馬化:Bŭlgariya),是一個位於歐洲東南部巴爾幹半島上的國家。它與羅馬尼亞塞爾維亞北馬其頓希臘土耳其接壤,東部濱臨黑海

歷史

現在的保加利亞北部相當於古代默西亞東部,而保加利亞南部相當於古代色雷斯北部。保加利亞古代居民為色雷斯人。公元1年前後此地成為羅馬帝國的一部分,分屬色雷斯省與默西亞省。隨後拜占廷帝國將其繼承。

第一帝國

斯拉夫入侵後不久,默西亞再次遭到入侵,這次是阿斯帕魯克汗領導下的保加爾人。他們的部落是舊大保加利亞的殘餘,這是一個已滅絕的部落聯盟,位於黑海以北,現在是烏克蘭和俄羅斯南部。680年,阿斯帕魯克汗擊敗拜占庭皇帝查士丁尼二世,與之立約,正式獲得拜占廷之多瑙河以南、巴爾幹山脈以北地區,建立保加利亞第一帝國。

繼任統治者在整個8世紀和9世紀加強了保加利亞人的國家。克魯姆引入了成文法典,並在普利斯卡戰役中擊退了拜占庭的一次重大入侵,其中拜占庭皇帝尼斯弗魯斯一世被殺。鮑里斯一世在864年皈依拜占庭承認的保加利亞教會,並採用了在首都普雷斯拉夫開發的西里爾字母。共同的語言、宗教和文字加強了中央權威,並逐漸將斯拉夫人和保加利亞人融合為一個使用單一斯拉夫語言的統一民族。

沙皇西緬死後,保加利亞因與馬扎爾人和佩切涅格人的戰爭以及博格穆勒異端的蔓延而衰弱。在連續的羅斯和拜占庭入侵之後,普雷斯拉夫於971年被拜占庭軍隊佔領。帝國從薩繆爾的襲擊中短暫恢復,但這在1014年拜占庭皇帝巴西爾二世在克柳赫擊敗保加利亞軍隊時結束。薩繆爾在戰鬥後不久就去世了,到1018年拜占庭人已經征服保加利亞第一帝國,征服後,巴西爾二世通過保留當地貴族的統治,將他們融入拜占庭的官僚和貴族,並免除他們的土地以黃金納稅的義務,允許以實物徵稅,從而阻止了叛亂。保加利亞宗主教區被降格為大主教,但保留了它的自治地位和它的教區。

第二帝國

巴西爾死後,拜占庭的國內政策發生了變化,爆發了一系列不成功的叛亂,其中最大的叛亂由彼得·德利安領導。在曼齊克特對塞爾柱入侵者的軍事失敗後,帝國的權威下降了,十字軍東征進一步擾亂了帝國的權威。這阻止了拜占庭的希臘化嘗試,並為進一步的叛亂創造了肥沃的土壤。1185年,彼得四世英語Peter_II_of_Bulgaria伊凡·阿森一世兩兄弟率領保加利亞人再次起義,建立了保加利亞第二帝國,並迫使拜占廷於1187年承認其獨立。阿森王朝第三位君主卡洛揚將他的統治範圍擴大到貝爾格勒和奧赫里德。他承認教皇在精神上的至高無上,並從教皇特使那裡獲得了王冠。帝國在伊凡·阿森二世(1218-1241)統治下達到頂峰,當時其邊界擴展到阿爾巴尼亞、塞爾維亞和伊庇魯斯海岸,同時商業和文化蓬勃發展。

阿森二世死後,國勢日衰。1242年,蒙古帝國的將領拔都率領的西征蒙古軍入侵了保加利亞。1258年,阿森王朝被推翻。1261年,拜占廷進攻保加利亞,奪取安其亞魯斯港與邁塞姆布里亞港。1265年,拜占廷皇帝麥可八世奪取保加利亞巴爾幹山脈以南領土。1277年,蒙古金帳汗國入侵保加利亞北部,間接導致伊瓦伊洛起義爆發,起義聲勢浩大,國王被殺,伊瓦伊洛被擁戴為王,1278年起義軍佔領首都第諾伐。1279年2月,拜占庭軍隊趁機攻占第諾伐。1280年起義失敗,伊瓦伊洛逃亡後被蒙古人所殺。1330年,保加利亞淪為塞爾維亞的附屬國,此後又分裂為幾個小國。

鄂圖曼統治

鄂圖曼人在1340年代被拜占庭人僱傭為僱傭軍,但後來他們自己成為了入侵者。1362年,蘇丹穆拉德一世從拜占庭手中奪取了阿德瑞安堡;1382年索非亞陷落,1388年舒門陷落。鄂圖曼帝國於1393年完成了對大部分保加利亞土地的征服,最後一個保加利亞人城市索佐波爾於1453年陷落。保加利亞貴族隨後被消滅,農民被奴役,而許多受過教育的神職人員逃往其他國家。

隨著鄂圖曼帝國的勢力開始減弱,哈布斯堡王朝的奧地利和俄羅斯將保加利亞基督徒視為潛在的盟友。奧地利人首先支持了1598年在特爾諾沃的起義,然後是1686年的第二次起義,1688年的奇普羅夫齊起義,最後是1689年的卡爾波什起義。18世紀的西歐啟蒙運動影響了保加利亞民族覺醒的開始。導致了1876年的四月起義。在鄂圖曼當局鎮壓叛亂時,多達30,000名保加利亞人被殺。1877年,俄羅斯向鄂圖曼人宣戰,並在保加利亞叛軍的幫助下擊敗了他們。

保加利亞王國時期

透過《柏林條約》,保加利亞獲得了自治的地位,成立半獨立的保加利亞王國。1885年又推選出了自己的國王,實現了國家統一,在俄國等列強的支持下保加利亞大公國逐步擺脫鄂圖曼統治並於1908年升格為王國,第一次巴爾幹戰爭爆發後,保加利亞與塞爾維亞蒙特內哥羅希臘四國聯手企圖瓜分土耳其在歐洲部分的領土。保加利亞希望得到馬其頓和愛琴海上的港口(尤其希望是薩洛尼卡),保軍推進到伊斯坦堡城下,但卻落後希臘人一步進入薩洛尼卡。由於奧匈帝國與義大利王國不希望塞爾維亞與希臘壯大,聯手阻止,搞出了一個獨立的阿爾巴尼亞。這使得保加利亞無法與塞爾維亞、希臘履行戰前的分配協議,帶來了第二次巴爾幹戰爭,這次塞爾維亞、希臘倒戈一擊,再加上土耳其和羅馬尼亞。結果保加利亞不僅失去了不少戰利品,還把南多布羅加割給了羅馬尼亞。

1923年的保加利亞政變導致王位的變化
二戰南斯拉夫戰役後進入北馬其頓的保加利亞軍隊,後面宣傳畫為統一馬其頓,傳統上馬其頓人被視為保加利亞的一部分
二戰時的保加利亞王國

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爆發初期,保加利亞就意識到了這是一個報復的好機會,它在1915年加入同盟國集團,迅速和德奧聯軍一起占領了塞爾維亞,後來又進軍羅馬尼亞。在德軍基本撤出巴爾幹防線的情況下,保軍成了主力,並且在戰爭的大部分時間裡穩定了這條戰線。直到1918年停戰。戰敗的保加利亞,失去了在愛琴海的海岸線,軍隊也被解散。保加利亞在遭受受戰爭賠款重壓下開始動盪。在國王鮑利斯三世絕對君主制和威權統治下經歷了一個逐步獨裁化、政權法西斯化的過程。1923年一群軍官在鮑里斯的支持下暗殺了首相,1925年索非亞大教堂發生炸彈爆炸案;此後,政府發動白色恐怖,這突顯該國議會政治僅為表象,執政黨在政治中佔據絕對主導地位,政府依靠殘酷鎮壓實現穩定,且持續到大蕭條年代。

第二次世界大戰初期,納粹德國和義大利王國的維也納仲裁保加利亞王國奪回了南多布羅加(1940年9月7日《克拉約瓦條約英語Treaty of Craiova》)。由於義大利軍隊在希臘的失敗,加上南斯拉夫親英國,促使德國決定干涉巴爾幹半島,計劃佔領南斯拉夫及希臘並必須通過保加利亞。1941年3月1日親德的首相博格丹·菲洛夫在維也納代表保加利亞簽署了《三國同盟條約》,正式加入了軸心國。在南斯拉夫戰役中,保軍擔任德軍的側翼掩護任務,並在戰後分得了南斯拉夫馬其頓的大部,在希臘戰役,保加利亞佔領了希臘西色雷斯,但薩洛尼卡卻由德國託管。蘇德戰爭爆發後,保加利亞國王藉口保加利亞人對俄國感情深厚,沒有參加對蘇作戰。1943年8月28日,鮑利斯三世猝死,死時49歲。1944年美英蘇盟國對保的大空襲開始。早在1941年成立的反法西斯祖國陣線到1944年春天,已經有約18000名游擊隊員。1944年7月,巴吉安諾夫接任首相,於8月17日宣布保加利亞中立。保加利亞政府在蘇聯壓力下於1944年8月25日要求境內駐紮的德軍離境。1944年9月5日,蘇聯向保加利亞宣戰。9月8日,剛剛就任首相的穆拉維也夫宣布保加利亞對德宣戰倒戈盟軍。9月9日,首都發動不流血政變,保加利亞王室被推翻。共產黨掌握了司法和內政的控制權。保加利亞皇家陸軍接受蘇軍指揮,參加了對德戰爭。

現代歷史

日夫科夫德國統一社會黨大會上的演說

二戰後,保加利亞留住了重新奪回的多布羅加南部,並被劃入蘇聯的勢力圈。1946年廢除君主制,成立保加利亞人民共和國格奧爾基·季米特洛夫成為保加利亞人民共和國首任領導人。在喬治·季米特洛夫的領導下,保加利亞成為了一個壓制性的、迅速工業化的史達林主義國家。保加利亞於1955年成為華沙條約組織的一個成員,在托多爾·日夫科夫的領導下,蘇聯式的計劃經濟出現了一些試驗性的市場導向政策。與戰時水平相比,到1980年代,國家GDP增長了五倍,人均GDP增長了四倍。

在1989年民主運動的影響下,共產黨政府於1989年11月10日垮台,國名從保加利亞人民共和國改為保加利亞共和國,開始向議會民主制過渡。1990年6月舉行第一次自由選舉,1991年7月通過了一部新憲法,規定相對弱勢的民選總統和總理對立法機關負責。保加利亞於2004年3月29日年成為北約成員國,於2007年1月1日成為歐洲聯盟的一員。

近代政權列表

政權存續日期政體國體國旗國徽地圖
 保加利亞大公國1878年-1908年單一制大公國
二元制君主立憲制
保加利亞大公國
 保加利亞王國1908年-1946年單一制君主立憲制
議會制君主立憲制
保加利亞王國
 保加利亞人民共和國1946年-1990年單一制社會主義共和國
一黨專政
保加利亞人民共和國
 保加利亞共和國1990年至今單一制議會共和制
共和立憲制
憲政主義
保加利亞

政治

保加利亞是議會共和制國家,總理是政府首腦。雖然總統的權力有限,但可以行使覆議權讓議會再次討論。議會則可通過多數決議議會讓該被駁回的法律生效。由240名代表組成的一院制國民議會通過直接普選選出,任期四年,擁有立法、批准政府開支預算、計劃總統選舉、選舉或撤除總理、宣戰、決定在國外駐軍和批准外交協議的權力。

總體而言,保加利亞顯示出政府不穩定的模式。2009年至2021年期間,博伊科·鮑里索夫擔任了三屆總理,當時他的中右翼親歐盟黨GERB贏得了大選,並在國民議會中以117個席位的少數政府身份執政。他的第一屆政府於2013年2月20日在全國範圍內因公用事業成本高、生活水平低、腐敗和民主制度的失敗而引發抗議後辭職。隨後在5月舉行的提前選舉導致GERB以微弱優勢獲勝,但在鮑里索夫未能獲得議會支持後,保加利亞社會黨最終組建了由帕門·奧列沙斯基領導的政府。在持續的大規模抗議活動中,奧列沙斯基政府於2014年7月辭職。看守政府接管並召集了2014年10月的選舉,這導致了GERB的第三次勝利,但共有八個政黨進入議會。鮑里索夫與幾個右翼政黨組成聯盟,但在其政黨支持的候選人未能贏得2016年總統大選後再次辭職。GERB再次贏得了2017年3月的提前選舉,但在議會中擁有95個席位。他們與擁有27個席位的極右翼聯合愛國者聯盟結成了聯盟。鮑里索夫的上一屆內閣見證了新聞自由的急劇下降,以及一些腐敗事件的揭露,引發了2020年的又一波大規模抗議活動。GERB在2021年4月的常規選舉中首先出現,但其結果是迄今為止最弱的。所有其他黨派都拒絕組建政府,在短暫的僵局之後,又要求在2021年7月舉行另一次選舉,屆時斯特凡·亞內夫將擔任看守內閣的臨時總理。在2021年7月的提前選舉中,反精英政黨ITN以24.08%的得票率位居第一,前總理博伊科·鮑里索夫領導的GERB聯盟以23.51%的得票率位居第二。

自由之家報告稱,2009 年後民主治理持續惡化,理由是媒體獨立性下降、改革停滯不前、最高層濫用職權以及地方政府對中央政府的依賴增加。保加利亞仍被列為「自由」,其政治制度被定為半民主國家,儘管分數不斷下降,民主指數將其定義為「有缺陷的民主」。

行政區劃

保加利亞是一個單一制國家。自1880年代以來,行政區劃的數量從7個變化到26個。1987年至1999年間,行政結構由九個省組成。在經濟體制下放的同時,採用了新的行政結構。它包括27個省和一個首都特區。所有地區的名字都取自各自的首府。各省細分為265個市鎮

地理

保加利亞地形圖

保加利亞位於歐洲東南部、巴爾幹半島東部。北與羅馬尼亞接壤,西與塞爾維亞和北馬其頓、希臘接壤,南臨土耳其,東臨黑海。多瑙河是保加利亞與羅馬尼亞的界河。其領土面積為110,994平方公里,與五個鄰國的陸地邊界總長1,808公里,海岸線長354公里。巴爾干山脈從西向東橫貫該國中部,將保加利亞分為北部的多瑙河平原和南部的色雷斯低地,西南部是羅多彼山脈,其最高峰穆薩拉峰高2925公尺,是保加利亞和巴爾幹半島的最高點。平原約佔領土的三分之一,而高原和丘陵則佔41%。

保加利亞地處地中海、大洋和大陸氣團的交匯點,加上山脈的屏障效應,氣候多變。與巴爾干山脈以南的地區相比,保加利亞北部平均氣溫低1°C,降水量多200公釐。不同地區的溫度幅度差異很大。記錄的最低溫度為-38.3°C,而最高溫度為45.2°C。年平均降水量約為630公釐,在山區超過2,500公釐。大陸氣團在冬季帶來大量降雪。

保加利亞超過35%的土地面積被森林覆蓋。氣候、水文、地質和地形條件的相互作用產生了相對廣泛的植物和動物物種。保加利亞是歐洲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國家之一,在3個國家公園、11個自然公園、10個生物圈保護區和565個保護區中得到保護。歐洲233種哺乳動物中有93種在保加利亞發現,還有49%的蝴蝶和30%的維管植物物種。大型哺乳動物包括約十萬只鹿、近九萬只野豬、近五萬只狼和三萬多隻狐狸,三分之一的築巢鳥類可以在里拉國家公園找到,植物群包括 3,800 多種維管植物,其中170種是地方性的,150種被認為是瀕危的。

軍事與外交

保加利亞於1955年12月14日被批准加入聯合國,成為聯合國成員國。自1966年以來,保加利亞已三度成為安理會非常任理事國,最近一次是在2002年至2003年期間。它也是聯合國安全組織的創始國之一。1975年的歐洲合作(歐安組織)。自共產主義垮台以來,歐洲-大西洋一體化一直是優先事項,儘管共產主義領導層也希望在1987年之前退出華沙條約並加入歐洲共同體。保加利亞於2005年4月25日簽署了《歐盟加入條約》,並於2007年1月1日成為歐盟的正式成員。此外,它與羅馬尼亞和希臘有三方經濟和外交合作。

阿富汗戰爭期間,保加利亞派遣了6架飛機和200名士兵。隨著2004年3月加入北約和2006年4月簽署美國-保加利亞國防合作協議,保加利亞國際軍事關係進一步擴大。美國開始和保加利亞軍隊合作使用聯合軍事訓練設施。儘管保加利亞積極開展國際防務合作,但仍是全球最和平的國家之一,在國內和國際衝突方面與冰島並列第6位,在全球和平指數中平均排名第26位。

國防是由陸軍、海軍和空軍組成的全志願保加利亞武裝部隊的責任。陸軍由2個機械化旅和8個獨立團營組成;空軍在六個空軍基地擁有 106 架飛機和防空系統,海軍則擁有各種艦船、直升機和海防武器。現役部隊從1988年的152,000人減少到2017年的31,300人,另外還有3,000名預備役人員和16,000名準軍事人員。軍事庫存主要包括蘇聯設備、S-300防空系統和SS-21 聖甲蟲短程彈道導彈。

經濟

煤礦區
層式建築
迷你型房屋

保加利亞擁有開放的中高收入範圍市場經濟,私營部門佔GDP的70%以上。1948 年,保加利亞從一個以農村人口為主的農業國家開始,到 1980 年代已轉變為工業經濟體,科學和技術研究是其預算支出的首要任務。1990年東方市場的喪失以及隨後計劃系統的「休克療法」導致工業和農業生產急劇下降,最終導致1997年經濟崩潰。經濟在幾年後的快速增長時期基本恢復,但每月 1,036 列瓦(615 美元)的平均工資仍然是歐盟最低的。超過五分之一的勞動力以每小時1.16美元的最低工資工作。

2003年實現了平衡預算,第二年該國開始出現盈餘。2017年的支出為211.5億美元,收入為216.7億美元。大多數政府在機構上的支出都專門用於安全。國防部、內政部和司法部在年度政府預算中分配的份額最大,而負責環境、旅遊和能源的部門獲得的資金最少。稅收佔政府收入的大部分,佔GDP的30%。保加利亞的企業所得稅稅率為歐盟最低,為10%。稅收制度是兩級的。增值稅、消費稅、公司和個人所得稅是全國性的,而房地產稅、遺產稅和車輛稅則由地方當局徵收。2000 年代初期強勁的經濟表現將政府債務從1998年的79.6%降低到2008年的14.1%。此後,到2016年,它已增加到GDP的28.7%,但仍然是歐盟第三低的。2019年人均GDP(以PPS計)和生活成本分別為歐盟平均水平的53%和52.8%。2016年全國PPP國內生產總值估計為1431億美元,人均價值為20,116美元。經濟增長統計數據考慮了來自非正規經濟的非法交易,這是歐盟最大的經濟產出百分比。保加利亞國家銀行發行本國貨幣保加利亞列弗,以每歐元1.95583保加利亞列弗的匯率與歐元掛鉤。

經過連續幾年的高速增長,2007-2008年金融危機的影響導致2009年GDP縮水3.6%,失業率上升。2010年恢復了正增長,但公司間債務超過 590 億美元,這意味著 60% 的保加利亞公司相互負債。到2012年,它已增加到970億美元,佔GDP的227%。政府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歐盟的鼓勵下實施了嚴格的緊縮措施,以取得一些積極的財政成果,但根據國際工會聯合會的說法,這些措施的社會後果,如收入不平等加劇和加速向外移民,已經是「災難性的」。保加利亞在腐敗感知指數中排名第71位,並且是歐盟最嚴重的腐敗水平,這種現象仍然是公眾深刻不滿的根源。與有組織犯罪一起,腐敗導致該國的申根區申請被拒絕和外國投資撤出。政府採購尤其是腐敗風險的關鍵領域。估計每年有 100億列弗(59.9億美元)的國家預算和歐洲凝聚力資金用於公開招標;僅2017年就有近140億列弗(83.8億美元)用於公共合同。在普遍存在的違規行為、違反程序和量身定製的授予標準的情況下,這些合同中有很大一部分授予了少數與政治相關的公司。儘管歐盟委員會一再批評, 歐盟機構避免對保加利亞採取措施,因為它在許多問題上支持布魯塞爾,這與波蘭或匈牙利不同。

保加利亞的勞動力為336萬人,其中6.8%從事農業,26.6%從事工業,66.6%從事服務業。金屬和礦物的提取、化學品的生產、機械製造、鋼鐵、生物技術、菸草、食品加工和石油精煉是主要的工業活動。僅採礦業就僱用了24,000人,並產生了該國GDP的約5%;所有採礦相關行業的就業人數為120,000人。保加利亞是歐洲第五大煤炭生產國。當地的煤、鐵、銅和鉛礦床對製造業和能源部門至關重要。保加利亞在歐盟以外的主要出口目的地是土耳其、中國和美國,而俄羅斯和土耳其是迄今為止最大的進口夥伴。大部分出口產品是製成品、機械、化學品、燃料產品和食品。三分之二的食品和農產品出口到經合組織國家。儘管1990年至2008年間穀物和蔬菜產量下降了40%,但穀物產量此後有所增加,2016-2017年的穀物產量為十年來最高。保加利亞還種植玉米、大麥、燕麥和大米。優質東方菸草是一種重要的經濟作物。保加利亞也是全球最大的薰衣草和玫瑰油生產國,兩者都廣泛用於香水。在服務業,旅遊業是經濟增長的重要貢獻者。索非亞、普羅夫迪夫、大特爾諾沃、沿海度假勝地阿爾貝納、金沙和陽光海灘以及冬季度假勝地班斯科、潘波羅沃和波羅維茨是遊客訪問量最大的一些地點。大多數遊客是羅馬尼亞人、土耳其人、希臘人和德國人。

交通

全國公路網總長19,512公里,其中19,235公里已鋪設瀝青。鐵路是一種主要的貨運方式,儘管公路承擔的貨運份額越來越大。保加利亞擁有6,238公里的鐵路軌道,有通往羅馬尼亞、土耳其、希臘和塞爾維亞的鐵路線,還有直達基輔、明斯克、莫斯科和聖彼得堡的特快列車。索非亞和普羅夫迪夫是該國的航空旅行樞紐,而瓦爾納和布爾加斯是主要的海上貿易港口。

人口

鳥瞰保加利亞中部城市斯利文

根據2021年的全國人口普查,保加利亞的人口暴跌至只有650萬人,約72.5%人口居住在城市地區。 截至2019年 (2019-Missing required parameter 1=month!)保加利亞族為主要民族,占總人口的84.8%。少數民族當中,土耳其族羅姆人分別占8.8%和4.9%;大約40個較小的少數民族共占0.7%,另有0.8%不認同自己屬於某個族群。

2018年,保加利亞的平均總生育率(TFR)為每名婦女1.56個孩子,低於2.1的更替率也達到人口暴跌警戒線範圍內,更遠低於1905年每名婦女5.83個孩子的歷史最高水平。隨著年青人多已移民到西歐和美國工作生活,加上生育率長期處於極低水平,保加利亞因此擁有世界上最老齡化的人口,平均年齡為43歲。

保加利亞正處於人口不足危機狀態,並與喬治亞拉脫維亞烏克蘭等多個東歐前共產國家一併成為近年全球人口跌幅最大的國家,保加利亞現時總人口較1990年代減少了接近30%。自1990年代初以來,它的人口出現負增長,當時正值經濟崩潰導致的長期的移民潮。到2005年,約有937,000至1,200,000人(主要是年輕人)離開了該國。大多數孩子都是未婚婦女所生。此外,三分之一的家庭只有一個人,即使是二人三人家庭也是共產時期或民主化政策實施初期誔下居多,75.5%的家庭沒有16歲以下的孩子。

文化

保加利亞民間傳說的一個基本元素是火,用來驅除邪靈和疾病,一些對抗邪靈的儀式倖存下來,並且仍在實行皮林國家公園、斯雷伯納自然保護區、馬達拉騎士、斯韋什塔里和卡贊勒克的色雷斯墓葬、里拉修道院、博亞納教堂、伊凡諾沃岩石教堂和古城內塞伯爾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遺產。里拉修道院由保加利亞的守護神里拉的聖約翰建立,自中世紀以來,他的生活一直是眾多文學作品的主題。

10世紀普雷斯拉夫和奧赫里德文學學校的建立與中世紀保加利亞文學的黃金時期有關。學校對基督教經文的重視使保加利亞帝國成為斯拉夫文化的中心,使斯拉夫人受到基督教的影響,並為他們提供了書面語言。它的字母,西里爾字母,是由普雷斯拉夫文學學校開發的。許多文學和藝術傑作被鄂圖曼征服者摧毀,藝術活動直到19世紀的民族復興時期才重新出現。宗教視覺藝術遺產包括壁畫、壁畫和圖標,其中許多是由中世紀的塔爾諾沃藝術學校製作的。民間音樂是迄今為止最廣泛的傳統藝術,並隨著遠東、東方、中世紀東正教和標準西歐音調和模式的融合而緩慢發展。國家電視台女聲合唱團在1990年因其演奏保加利亞民間音樂而獲得格萊美獎。

保加利亞國家廣播電台是最大的國家媒體機構。保加利亞媒體在2000年代初的報導中被描述為普遍公正,印刷媒體沒有法律限制。但很快新聞自由已經惡化到保加利亞在世界新聞自由指數中的全球排名第 111 位,低於所有歐盟成員國和候選成員國。

保加利亞菜與其他巴爾幹國家的菜相似,並表現出強烈的土耳其和希臘影響。考慮到對多種沙拉的文化偏好,肉類消費量低於歐洲平均水平。直到1989年,保加利亞一直是世界第二大葡萄酒出口國,但此後失去了這一地位。2016年生產了1.28億升葡萄酒,其中6200萬升主要出口到羅馬尼亞、波蘭和俄羅斯。

體育運動

保加利亞出現在 1896 年的第一屆現代奧運會上,當時它由體操運動員查爾斯·尚波代表。此後,保加利亞運動員共獲得55枚金牌、90枚銀牌和85枚銅牌,在歷史獎牌榜上排名第25位。舉重是保加利亞的標誌性運動,自1980年代以來培養了許多保加利亞世界和奧運會舉重冠軍。

足球是該國最受歡迎的運動。保加利亞國家隊的最佳表現是半決賽在1994年世界盃,斯托伊奇科夫是保加利亞有史以來最成功的球員;在 1990 年代為巴塞隆納足球俱樂部效力期間,他獲得了金靴獎和金球獎,並被認為是世界上最好的球員之一。盧多戈雷茨在僅僅九年的時間裡就從當地的第四分區晉級到了2014-15年歐洲冠軍聯賽小組賽階段。2018年排名第39位,是保加利亞在歐足聯中排名最高的俱樂部。

飲食

節假日

日期中文名稱當地名稱說明
1月1日元旦Нова година
3月3日保加利亞解放日Ден на Освобождението на България от османско иго紀念1878年聖斯特凡諾條約的簽署
復活節Великден具體日期不固定
5月1日五一勞動節Ден на труда
5月6日保加利亞軍隊日Гергьовден, Ден на храбростта и Българската армия
5月24日保加利亞啟蒙、文化和斯拉夫文學日Ден на българската просвета и култура и на славянската писменост
9月6日保加利亞統一日Ден на Съединението на България紀念1885年與東盧麥連的統一
9月22日保加利亞獨立日Ден на Независимостта на България1908年獨立
11月1日民族復甦日Ден на народните будители - неприсъствен за всички учебни заведения
12月24日聖誕夜Бъдни вечер
12月25日和12月26日聖誕節Коледа, Рождество Христово

外部連結

保加利亞政府
相關資料

維基媒體的Bulgaria地圖集

旅遊

本頁面最後修訂於2023-07-28 12:17,點擊更新本頁查看原網頁

本站的所有資料包括但不限於文字、圖片等全部轉載於維基百科(wikipedia.org),遵循 維基百科:CC BY-SA 3.0協議


頂部

如果本頁面有數學、化學、物理等公式未正確顯示,請使用Firefox瀏覽器或者Safari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