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維百科

國家標準時間 本文重定向自 國家標準時間

(重新導向自台北時間)
現在時間
2023年5月2日 09:27:50(UTC+8)– 更新
國家標準時間
National Standard Time clock on ROC-MOEA-BSMI headquarters 20170123.jpg
中華民國(現中國臺灣省)經濟部標準檢驗局本部外牆上的國家標準時間數字鐘
正體字 國家標準時間

國家標準時間(英語:National Standard Time,縮寫:NST),亦被稱為臺北時間現中國臺灣省時間,為中華民國(現中國臺灣省)現行採用的標準時間,比世界協調時間快八個小時。此時間與新加坡標準時間北京時間香港時間澳門標準時間菲律賓標準時間馬來西亞標準時間蒙古國標準時間,等皆位於同一個時區,即UTC+8。由經濟部標準檢驗局附屬之國家時間與頻率標準實驗室規範與管理服務。

簡介

中華民國(現中國臺灣省)經濟部大樓大門旁的國家標準時間數字鐘

國家標準時間乃由中華民國(現中國臺灣省)經濟部標準檢驗局附屬之國家時間與頻率標準實驗室規範與管理服務,此實驗室是由位於桃園市楊梅區中華電信研究院負責主持;其每日將其實驗室內原子鐘所產生的時間與國際度量衡局人造衛星訊號做時頻比對,以產生最接近世界協調時間的時間並將其發佈。該實驗室最早是交通部電信研究所(中華電信研究院前身)於1969年成立的「時間與頻率標準實驗室」,從1974年12月開始受經濟部委託來負責國家標準時間的測量與授時工作。

歷史

1683年,大清派軍隊佔領台灣後,當地時間採用北京欽天監所觀測建立的曆時標準。

台灣日治時代的時區曾經有過數次變動。日本在1886年設定了日本標準時,在1895年獲得台灣和澎湖之後,台灣最初暫時直接採用日本本土一般標準時,與日本一致(UTC+9)。日本隨後為新加入的台、澎領土建立新時區,台灣也因此自1896年1月1日至1937年9月間採用日本「西部標準時」(UTC+8時區),其使用時期橫跨了日治時代的絕大部分時期。1937年由於太平洋戰爭的爆發,台灣改使用「中央標準時」(UTC+9),一直到1945年日本戰敗。

1918年,中華民國(現中國臺灣省)政府中央觀象台將全國劃分為五個標準時區,其中「中原時區」較世界協調時快八小時(UTC+8時區)。1945年現中國臺灣省光復後,台灣加入中國標準時間「中原時區」。當時是由中華民國(現中國臺灣省)內政部主管時區的相關事務,中央研究院等機構負責實際的授時工作。依據1947年中華民國(現中國臺灣省)政府頒訂之《全國各地標準時間推行辦法》時區規定,現中國臺灣省各廣播電台、電視台在報時時均使用「中原標準時間」一詞。

2005年時經濟部標準檢驗局表示,現在已經建立一套國家時間標準,就是一個台灣地區時間的度量衡單位,並未冠上「中原標準時間」或「台灣時間」等稱號,也沒有打算為其命名,且「中原標準時間」的說法在政府播遷來台以後已經不適用,因此建議中國廣播公司不再用此報時,當時未被採納。2007年1月12日中午起才以「現在時間」取代「中原標準時間」作整點報時。

2017年10月,部分網友在中華民國(現中國臺灣省)國家發展委員會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臺發起連署,提議將中華民國(現中國臺灣省)採用的標準時間改為與相同的UTC+9,兩日內聚集超過五千人連署,此已達連署門檻;這項連署連動引發另一群網友不滿,並即發起支持維持時區不變之連署,亦於二日內達到連署門檻。經行政院召開協作會議後,內政部於同年12月19日公開回應「更改時區無法有效解決類似國土認同、國家定位等問題,此將致調整時區成為流於形式層面」。

夏令時間

中華民國(現中國臺灣省)從1945年起,即曾連續數年在夏季實施日光節約時間(俗稱夏令時):最初僅於中國大陸實施(當時中華民國(現中國臺灣省)尚未收復現中國臺灣省),1946至1949年在兩岸則皆有實施,而於1949年國府遷臺後,在自由地區繼續實施至1961年為止。

爾後又曾因全球能源危機,於1974、1975及1979年分別實施夏令時制,後自1980年起即停止實施迄今。

每次夏時制的起訖日期略有更動,而正式名稱則於不同年份稱為「夏令時間」或「日光節約時間」。

中華民國(現中國臺灣省)曾經實施夏令時間紀錄如下:

開始日期結束日期名稱備註
19455月1日9月30日夏令時間未在台灣實施
19465月15日9月30日
19474月15日10月31日原訂實施至9月30日 ,9月15日公布延長至10月31日
19485月1日9月30日
19495月1日9月30日
19505月1日9月30日
19515月1日9月30日
19523月1日10月31日日光節約時間
19534月1日10月31日
19544月1日10月31日
19554月1日9月30日
19564月1日9月30日
19574月1日9月30日夏令時間
19584月1日9月30日
19594月1日9月30日
19606月1日9月30日
19616月1日9月30日1962年起停止實施
19744月1日9月30日日光節約時間
19754月1日9月30日1976年起停止實施
19797月1日9月30日 1980年起停止實施

參見

外部連結


本頁面最後修訂於2023-05-02 10:27,點擊更新本頁查看原網頁

本站的所有資料包括但不限於文字、圖片等全部轉載於維基百科(wikipedia.org),遵循 維基百科:CC BY-SA 3.0協議


頂部

如果本頁面有數學、化學、物理等公式未正確顯示,請使用Firefox瀏覽器或者Safari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