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衢亨
|
大清体仁阁大学士 管理工部事务兼掌翰林院
|
籍贯
|
江西大庾县(今大余)
|
族裔
|
汉族
|
字号
|
字荷之,号莲士
|
室名
|
震无咎斋
|
谥号
|
文端
|
出生
|
乾隆二十年(1755年) 江西大庾县(今大余)
|
逝世
|
嘉庆十六年(1811年) 京师
|
亲属
|
戴第元(父)、戴均元(叔) 戴心亨(兄) 戴嘉端(子)
|
出身
|
- 乾隆三十六年辛卯科举人
- 乾隆四十三年戊戌科进士及第(状元)
|
著作
|
|
戴衢亨(1755年-1811年),字荷之,号莲士,室名震无咎斋,江西大庾(今大余)人,祖籍江南休宁隆阜(今安徽),清朝政治人物、状元。
生平
太仆寺少卿戴第元之子,文渊阁大学士戴均元之侄,湖北学政戴心亨之弟。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中辛卯科江西乡试第二十二名举人。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乾隆帝召试,授内阁中书。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登戊戌科一甲第一名(状元),授翰林院修撰。不依附和珅,屡遭贬抑,仅为侍读学士。嘉庆二年(1797年)以侍读学士加三品卿衔,嘉庆四年(1799年)以军机处行走,著加恩于紫禁城内骑马;嘉庆十五年(1810年)授体仁阁大学士。嘉庆十六年(1811年)四月病逝,享年五十七岁,嘉庆帝下诏优恤,称其谨饬清慎,实为国家得力大臣,并亲临赐奠,追赠太子太师,入祀贤良祠,谥文端。与父戴第元、叔父戴均元、兄戴心亨等并称“西江四戴”。
纪念
今南昌市内状元桥即为纪念戴衢亨而建。
家庭
有子戴嘉端,以父荫袭云骑尉。
注释
参考资料
- 余光璧、谭习篆、汪报闰等,《咸丰大庾县续志》
- 赵尔巽等,《清史稿》,中华书局点校本
- 陈康祺,《郎潜纪闻》
官衔
|
前任: 汪承霈
|
兵部汉尚书 嘉庆七年七月戊戌-嘉庆八年六月戊子 (1802年8月27日-1803年8月12日)
|
继任: 费淳
|
前任: 朱珪
|
户部汉尚书 嘉庆十年正月辛亥-嘉庆十四年七月丁卯 (1805年2月25日-1809年8月19日)
|
继任: 曹振镛
|
|
---|
| 第一甲 赐进士及第 共3名 | |
---|
| 第二甲 赐进士出身 共51名 | 邵自昌 - 冯 培 - 吴省兰 - 吴 璥 - 孙履谦 - 潘庭筠 - 吴绍浣 - 李 威 - 徐冕南 - 汤 诰 彭翼蒙 - 莫允宣 - 汪 泩 - 吴舒帷 - 蔡必昌 - 严惇彝 - 陈文彬 - 王天禄 - 徐文干 - 张九镡 钱 栻 - 邓 晅 - 张敦仁 - 吴裕德 - 汪锡魁 - 祖之望 - 何西泰 - 吴一麒 - 杨 炜 - 管世铭盛时杰 - 颜崇沩 - 王 城 - 杨 抡 - 吴鼎雯 - 董作栋 - 邵自悦 - 刘伯谦 - 谢 赉 - 吾祖望 谢最淳 - 冯敏昌 - 章庆龄 - 王 锟 - 王汝泰 - 杜 堮 - 祁韵士 - 吕荣光 - 文风堂 - 窦汝翼 章学诚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三甲 赐同进士出身 共103名 | 李鼎元 - 江元谦 - 汪 㫤 - 王 臣 - 孟生𦰺 - 公 春 - 黄 贤 - 张 位 - 吴克元 - 纳麟宝 赵大溎 - 庄选辰 - 德 生 - 缪祖培 - 蒋曾煌 - 李承祖 - 张维祺 - 张德安 - 包承祚 - 周 棨 沙重轮 - 洪其绅 - 王嵩龄 - 钱世锡 - 韩汤衡 - 黄利通 - 许 霖 - 韦佩金 - 张念祖 - 江濬源牟贞相 - 关元鼎 - 钱兆鹏 - 许日章 - 潘茂才 - 江 珽 - 范 沄 - 江 清 - 吴尊盘 - 魏肇高 张如翥 - 吴 焕 - 刘尔芊 - 倪逮衍 - 刘 诗 - 崔映辰 - 黄奕瑞 - 张明三 - 王 简 - 阎曾履 戴祖启 - 广 厚 - 粘克昇 - 周映紫 - 汪应楏 - 王 铠 - 翁霔霖 - 赵乃普 - 王𢋫惠 - 徐学勤 范三纲 - 杨元恺 - 王玉辉 - 慈国璋 - 陈作枢 - 曹德元 - 张谋照 - 高汝英 - 韩 慎 - 薛绍清 王日晖 - 李廷兰 - 晏善澄 - 岳廷元 - 杨 傅 - 杜华章 - 刘绍珽 - 江 皋 - 杨国麟 - 王霈霖祝煋燔 - 李元琦 - 王 谟 - 陈 诗 - 王元勋 - 何恒镇 - 张 槐 - 锺蟠云 - 李遇春 - 贺 祥梁钧池 - 梁雕龙 - 崔育荣 - 萧蔚源 - 冷纮玉 - 谢元安 - 王一筠 - 罗为孝 - 谈承升 - 李伯龙崔毓峯 - 秦 涟 - 张志学 - --- - --- - --- - --- - --- - --- - --- |
---|
| 前一科:乾隆四十年乙未科 · 后一科:乾隆四十五年庚子恩科 同科进士:乾隆四十三年戊戌武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