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韓關係 本文重定向自 朝韩关系
![]() | |
![]() 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 | ![]() 大韓民國 |
---|---|
外交代表機構 | |
無 (祖國和平統一委員會主管) | 無 (統一部主管) |
南北韓關係或朝韓關係、兩韓關係,是朝鮮半島南部的大韓民國(南韓)與北部的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北韓)兩國之間的雙邊關係。韓國方面常以南北關係(韓語:남북관계/南北關係 Nambuk kwan'gye)稱之,北韓方面則以北南關係(朝鮮語:북남관계/北南關係 Pungnam kwan'gye)稱之。
朝鮮半島在統一新羅至朝鮮王朝長達一千三百年期間,基本一直處於統一的狀態,直至1910年被日本吞併。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由於冷戰格局在亞洲的形成,朝鮮半島南北形成分處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兩大陣營的南韓和北韓兩個政權。南北韓雙方相互敵對,並在1950年爆發韓戰。20世紀70年代,隨著東西方國際格局的緩和,南北韓雙方開始相互對話、接觸,尋求和平統一的途徑。1971年,南北方通過紅十字會進行了首次接觸,討論南北離散家屬問題。
20世紀90年代,南北韓雙方開始頻繁的接觸與對話。1998年金大中就任大韓民國總統後,對朝推行「陽光政策」,南北韓關係出現突破。金大中與朝鮮勞動黨總書記金正日,2000年6月在平壤舉行了歷史性的首次南北韓高峰會,並聯合發表自主解決國家統一,加強雙方合作與交流的《南北共同宣言》。2003年開始的盧武鉉政府在「陽光政策」基礎上推出「和平繁榮政策」。盧武鉉與朝鮮勞動黨總書記金正日,於2007年10月舉行了第二次南北韓高峰會,並發表《南北關係發展與和平繁榮宣言》。
2008年,南韓保守派李明博執政後,南韓調整了對北政策。雙方關係從此轉冷。2017年,朴槿惠因崔順實事件被彈劾後,新任南韓總統文在寅借舉辦2018年平昌冬奧會之機,與北韓方面改善關係,同年與朝鮮勞動黨委員長金正恩舉行了3次首腦會晤,被外界視為兩國關係破冰的跡象。然而到了2020年,脫北者團體向北韓散發反朝傳單,引起北韓當局不悅,關閉位於開城工業地區的南北共同聯絡事務所並實施爆破,南北韓關係再次回落至冰點。
歷史
早期的對峙

1945年8月15日,日本無條件投降後,朝鮮半島南北以北緯38度線為界分別由美國和蘇聯所控制。由蘇聯民政廳管理的北部以及駐朝鮮美國陸軍司令部軍政廳統治的南部,美蘇兩國在之後的莫斯科外交部長會議上決定5年後將朝鮮半島交由聯合國託管,但遭到了朝鮮半島人民的強烈反對。美國將朝鮮半島問題提交到了聯合國。聯合國據此提出朝鮮半島舉行大選,並計劃在此基礎上成立統一獨立的政府。朝鮮半島北方拒絕了聯合國的這一提議,因此大選於1948年5月10日僅在南方進行。根據大選結果,南方成立了國民大會,並於7月17日頒布了憲法。
1948年8月15日,以民主和資本主義為執政原則和政治理念的大韓民國正式成立:1-2。同年8月25日,朝鮮半島北方進行了自主決定的選舉,並於9月8日頒布憲法。
1946年2月,朝鮮共產黨北朝鮮分局成立北朝鮮臨時人民委員會接管蘇聯民政廳的政務,並在1948年9月9日,以金日成為領袖的共產主義意識形態的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在蘇聯的支持下正式成立。北南兩個政權分屬冷戰東西陣營。南韓政府認為南方的選舉是在聯合國的監督下的民主選舉,因此南韓政府是朝鮮半島的唯一合法政府。而北韓政府則認為北方的選舉是所有黨派都參加了的選舉,代表了全體北韓人民的意見。兩個政權都宣稱自己是朝鮮半島的唯一合法政權,拒絕承認對方的合法性。:4
朝鮮半島南北分裂後,南北韓關係緊張,雙方都試圖以武力達到南北統一,僅1949年一年,雙方在軍事分界線上發生的大小武裝衝突就達2600餘起。1949年5月28日,美國宣布從朝鮮半島撤軍,只留下軍事顧問團,使半島南北軍事平衡狀況發生重大變化,成為戰爭的誘因。1950年6月25日,韓戰最終全面爆發。戰爭停火後,南北韓雙方在很長一段時間內處於相互敵對的狀態:265:265:57:4。經選舉產生的南韓首位總統李承晚認為南韓是依據聯合國議案經民主選舉產生的朝鮮半島唯一合法政權。他對北韓採取的是不接觸、不妥協、不承認的「三不」政策。「北進統一論」,「先統一、後建設,不統一、不建設」一直是李承晚的治國方針之一。在李承晚執政期間,他標榜反共,與美國聯盟,不斷屠殺、鎮壓國內共產黨和左派人士。與此同時,北韓對南韓採取的是堅持「解放」南朝鮮的政策。:270:55-56
緩和與對話
20世紀70年代,隨著東西方國際形勢的緩和,南北方也得到改善。軍人出身的朴正熙執政後,南韓主要是通過發展經濟實現「勝共統一」。1970年8月15日,朴正熙在紀念光復25周年祝詞,即「8·15宣言」,中提出要以和平的方式完成南北統一。1971年,南北方通過紅十字會進行了首次接觸,討論南北離散家屬問題。1972年5月至6月,雙方實現了部長級的互訪,並於1972年7月4日發表了《南北共同聲明》。「7·4南北共同聲明」的主要內容包括:不依靠外來勢力和在沒有外來勢力干涉的情況下實現統一;統一應以和平的方法實現,不採取武力行動;作為同一民族應當超越意識形態和制度的差別,促成民族大團結;終止相互武裝挑釁和誹謗中傷,制止意外的軍事衝突;儘快展開南北紅十字會會談;架設漢城(今首爾)—平壤直通電話;成立南北協調委員會等:226-228:265:273-276:105。1973年,朴正熙提出了不反對北韓加入國際組織和成為聯合國成員國的「6·23原則」,試圖使南北關係和平化,並在此基礎上實現和平統一。經過近10年代追趕式發展,從1972年開始南韓的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準已經開始顯著穩定地高於北韓。雙方平衡實力的變化使北韓開始拒絕進行南北之間的交流。1975年,北越在越南取得勝利後,北韓曾試圖憑藉其軍事上的優勢在南韓發動革命,對南韓安全構成巨大威脅:18-19。1978年,雙方紅十字會的會談也被中斷:226-228:265:273-276。
1979年12月12日,大韓民國國軍將領全斗煥發動雙十二政變,掌握南韓政權後,分別在1981-1983年間多次建議舉行南北首腦會談。1982年,全斗煥在新年新政策中提出了詳盡的《民族和解與民主統一方案》。不過全斗煥的提議都遭到了金日成的拒絕。金日成認為全斗煥是「殺人魔頭」,不能與他舉行會談。:232:2761983年10月9日,全斗煥訪問緬甸期間,發生了仰光爆炸事件,使南北關係緊張。仰光爆炸事件後,雙方關係雖然緊張但沒有關閉對話的大門,雙方進行了零星的、時斷時續的各級別接觸:232-233:276-277。1984年9月8日,北韓通過紅十字會向南韓提出人道主義援助的請求,得到南韓的同意。1985年5月28-30日,雙方紅十字會舉行了第八次會議,同意在紀念北韓光復40周年紀念日進行藝術團體互訪和離散家屬團聚的活動,並於9月20-23日在板門店舉行離散家庭團聚和觀看藝術表演的活動:24。同年,金日成接受全斗煥的建議,邀請全斗煥來平壤舉行南北首腦會晤。9月,北韓外務相許琰秘密訪問漢城。10月,南韓國家安全企劃部部長張世東作為韓方特使進行了回訪,並帶去全斗煥的親筆信,雙方就南北首腦會晤達成一致。不過由於1986年1月18日,韓方宣布與美國進行聯合軍演,引起北韓強烈不滿。不過雙方兩年後還是開始了雙邊貿易,貿易額一度達到1800萬美元。1987年11月29日,大韓航空858號航班發生爆炸,機上115名乘客和機組人員全部遇難。韓方指責此次空難為北韓特工所為。這使得南北首腦會晤沒能取得實質性進展。:232-233。
20世紀90年代的頻繁接觸
1988年7月7日,新上台的盧泰愚發表了《關於民族自尊、統一和繁榮的總統特別聲明》(《七七宣言》),倡導南北雙方作為一個民族、國家共同體發展彼此關係,並表示願意同社會主義國家發展關係。他提出了改善南北關係的六項原則措施:(1)南北同胞之間的交流;(2)離散家庭之間的接觸;(3)開發南北之間的貿易;(4)允許同盟國與北韓之間進行非軍事貿易;(5)在國際舞台上進行南北合作;(6)改善北韓與美國和日本的關係。1989年1月23日,南韓現代集團名譽會長鄭周永應北韓祖國和平統一委員會的邀請訪問北韓,提出了開發金剛山旅遊路線的合作意向。這是戰後南韓企業家首次訪問北韓。同年9月11日,盧泰愚宣布了分三個階段實現朝鮮半島國家統一的計劃倡議,「高麗民族/國家共同體統一範式」:第一階段,為過度性的高麗國家共同體的建立採用高麗民族共同體憲章;第二階段,形成高麗民族共同體;第三階段,形成統一的民主共和國。這個統一計劃的原則是:自治、和平、民主。:26-27
1990年10月3日,兩德在東歐巨變後實現了統一。1991年12月25日,蘇聯解體。面對新的國際形勢,南北韓雙方接觸日益頻繁,高層會談明顯增多。1990年8月4-7日,雙方總理姜英勛和延亨默在南韓漢城舉行了首次南北高級會議。雖然雙方在此次會議未能縮小分歧,但加深了彼此的理解。同年10月11-14日,美東高麗藝術家聯合會在紐約舉行了朝鮮半島南北雙方電影節。10月11-23日,雙方國家足球隊分別在漢城和平壤進行了足球比賽。10月18-23日,由17人組成的南韓代表團參加了在平壤舉行的全國統一音樂會。1991年4月24日-5月5日,南北韓聯合組建同一個體育代表團參加在日本舉行了世乒賽。7月27日,第一艘南韓商船裝載大米駛離南韓去往北韓,運回水泥和無煙煤。6月14-30日,雙方聯合組建的代表團在葡萄牙參加了第六屆世界盃青年足球賽。9月17日,南北韓雙方在聯合國第46屆大會上同時成為聯合國成員國。12月31日,雙方總理在第五次南北高級會議中簽署了《南北基本協議》。:25-29
1991年11月8日,在美國偵察衛星監測到北韓在發展核武器後,盧泰愚發表了「朝鮮半島無核化宣言」,表示南韓嚴格遵守相關國際條約和平利用核能,並在經過國際原子能總署的徹底檢查後,宣布放棄核燃料的再處理與核濃縮設施,並建議北韓也如是做出相應的承諾。1992年2月18日,雙方在第六次南北總理級高級會議中正式簽訂了《朝鮮半島無核化共同宣言》。此後,北韓在1992年5月-1993年2月接受了國際原子能機構的核查:267:240-241:279。1992年5月5-8日,雙方在漢城舉行了第七次南北高級會議,同意成立軍事、經濟合作與交流,以及南北共同聯絡事務所、南北和解委員會三個機構。1992年9月15日,雙方召開了第八次南北高級會議,就和解、互不侵犯、交流與合作三個具體議題達成共識,以具體實施《南北基本協議》。:28
20世紀90年代,南韓GNP已經達到北韓的6倍,人口是北韓的2倍,貿易規模是北韓的20倍。北韓盟友中國和俄羅斯與南韓建立外交關係後,北韓對南韓的政策開始向「防禦型生存戰略」轉變。其基本原則是不允許北韓被南韓吞併或接收。1988年11月,北韓曾提出《全面和平計劃》,明確宣布單方面吞併或接收另一方的統一是絕對不可接受的:28-29。1992年,美國和法國的偵查衛星發現北韓平安北道寧邊郡的一些不明設施。為澄清事實,國際原子能機構要求對寧邊等兩處的設施進行開發檢查。但北韓以事關國家主權為由,拒絕接受檢查。為對北韓施加壓力,韓美在10月宣布將恢復1993年的聯合軍事演習。北韓對此針鋒相對,宣布凍結與南韓的《不擴散核武器條約》的對話,並取消原定於12月舉行的第九次南北總理會談:211:657。11月,金泳三訪美期間與美國達成協議將停止1994年的聯合軍演,並向北韓提議舉行首腦會晤解決核問題。1994年6月,美國前總統吉米·卡特分別出訪了平壤和漢城,並與金日成和金泳三見了面。他向金泳三轉達了金日成隨時隨地無條件舉行首腦會晤的口信。雙方商定於7月25-27日在平壤舉行首腦會晤。不過,7月8日金日成去世,使得南北首腦會晤計劃擱淺。之後,由於第一次朝核危機的出現,朝鮮半島南北關係開始出現陰影,直到1994年北韓和美國簽訂《核框架協議》,緊張的核問題告一段落。:267:247-248
從「陽光政策」到「和平繁榮政策」
1998年金大中就任南韓總統後,對朝推行「陽光政策」,旨在以強有力的安保為基礎,實現南北韓和解、交流、合作,實現朝鮮半島和平。1998年2月,北韓政黨團體聯席會議致信南韓各政黨,呼籲促進南北韓關係和解與團結。4月,南北雙方在北京舉行了副部長級的會談。:267-2681998年6月16日,現代集團名譽會長鄭周永趕著500頭黃牛穿越板門店進入北韓,開啟了著名的「黃牛外交」,也拉開了南北經濟合作的序幕:446:268。之後,雖然發生了1998年的潛水艇事件和1999年的「第一次延坪海戰」,雙方的接觸與交流仍然繼續。2000年6月13-15日,金大中正式出訪平壤與朝鮮勞動黨總書記兼國防委員會委員長金正日舉行了歷史性的首次南北韓高峰會,並聯合發表了《南北共同宣言》。雙方宣布自主解決國家統一,加強雙方在經濟、社會、文化、體育、衛生、環境等各個領域的合作與交流。:553-575:268。
金大中的陽光政策使朝鮮半島南北關係得到空前和解。2000年8月15日光復節,南北雙方時隔15年再次舉行了離散家屬團聚:589。同年9月15日,在雪梨奧運會開幕式上,南北韓雙方體育代表團高舉朝鮮半島旗幟首次共同入場:285:595。9月24日,北韓人民武裝力量部部長金一哲率領的由13人組成的北韓代表團越過板門店,參加在濟州島舉行的南北國防部長會談。會談結束後,金大中在青瓦台接見了金一哲一行。這是北韓軍方首腦首次穿越軍事分界線和到訪青瓦台:597。南韓現代峨山集團同北韓亞太和平委員會的金剛山旅遊項目,開城工業園區等都開始於金大中執政時期。
2003年開始的盧武鉉政府在金大中的「陽光政策」基礎上推行「和平繁榮政策」,將南北韓關係上升到了迎接「東北亞新時代」的高度。:286-287:168儘管朝核危機的升級給「和平繁榮政策」的實施製造了障礙,盧武鉉仍然堅持通過和平對話解決朝核問題:169-170。2003年,雙方舉行了多次部長級會談、軍事會談和離散家屬會面。6月,雙方舉行了南北鐵路連接和開城工業園區的動工儀式。8月,雙方在板門店互換了《投資保障協議》、《防止雙重徵稅協議》、《清算結算協議》、《商事糾紛解決程序協議》等經濟合作文件生效通知書。此外,北韓在8月份還派出了200餘人的體育代表團和300餘人的拉拉隊參加南韓大邱第22屆世界大學運動會。9月,雙方在開通金剛山水路旅遊線路後,又開通了陸路旅遊線路。:269-270
2004年6月30日,現代峨山集團和南韓土地公社舉行了開城工業園區首期工程的完工儀式,約280家南韓公司進入了工業園區。2005年4月14日,雙方首次交換了各自動物園的動物,以保護朝鮮半島瀕危物種。:178-179 2005年6月《南北共同宣言》發表五周年紀念時,南韓應邀派出龐大的政府和民間代表團赴平壤參加慶祝活動。6月17日,金正日會見了南韓統一部部長鄭東泳,並首次正面評價了盧武鉉。金正日同意恢復將軍級會談,舉行水產會談,協商開闢陸上空中走廊。7月14日,北韓當局和民間代表團來到南韓參加朝鮮半島光復60周年的慶祝活動。盧武鉉會見了由朝鮮勞動黨中央委員會書記金己男率領的北韓方面代表團,表示「希望南北韓雙方相互尊重,增進彼此信任,為解決朝核問題共同努力。南北韓應當渡過核問題的關口,共同續寫朝鮮半島的歷史新篇章」。:180-1812005年,南北韓雙方人員往來多達88341人次,南北貿易總額首次突破10億美圓,增至10.55億美元。南韓成為續中國之後的北韓第二大貿易夥伴:182。1000多名南韓人每天通過新開放的陸路跨越軍事分界線前往北韓旅遊。2006年3月15日,連接首爾和新義州的京義線與東海線鐵路終於完工,日運輸能力達12000人。:182
2007年5月,南北韓雙方的列車分別從南韓文山站和北韓金剛山出發,實現了56年來雙方列車首次穿越軍事分界線。10月,盧武鉉與金正日舉行了南北韓高峰會,並發表了《南北關係發展與和平繁榮宣言》。:270:29011月,南韓國務總理韓德洙與北韓內閣總理金英日舉行了兩國總理會談,討論《南北關係發展與和平繁榮宣言》的履行方案。雙方簽訂了《南北總理會談協議》、《關於西海和平合作特區促進委員會的協議》和《關於設立和運營南北經濟合作共同委員會的協議》。12月,雙方代表在板門店舉行了第七次將軍級軍事會談,就非軍事區的「三通」(通行、通信、通關)和設定共同捕魚海域問題進行了討論。:270
後退期
由於朝核問題遲遲不能解決,而且形勢不斷惡化。「陽光政策」和「和平與繁榮政策」在南韓遭到越來越多的批評:38。李明博執政期間,南韓調整了對北政策,用「實用主義」的「無核、開放、3000構想」取代了前兩屆政府對北韓的友好政策。「無核、開放、3000構想」政策的基本含義是在北韓放棄核武,對外開放的條件下,南韓將在今後的10年內幫助北韓將國民人均收入提高到3000美元。李明博對前兩屆政府與北韓簽訂的《南北共同宣言》和《南北關係發展與和平繁榮宣言》持保留和否定態度,在對朝問題上與美國保持一致的強硬立場,雙邊關係出現倒退:289。2008年,一名南韓遊客因在金剛山旅遊越過警戒線而被北韓方面槍擊身亡:290,隨後京義線和東海線再次停運。2009年1月30日,北韓祖國和平統一委員會宣傳鑑於雙方狀況,北韓決定廢除所有南北雙方以前達成的政治、軍事方面的協議,並宣傳雙方緊張程度已經達到戰爭的邊緣:41。2010年3月26日,天安號事件使南北韓關係陷入嚴重危機中:291。同年11月23日,南北韓雙方在延坪島發生交火,雙方都指責是對方先開的火,雙方關係進一步惡化:292。
朴槿惠上台後,對朝推行「朝鮮半島信任進程」,而不是像李明博那樣一味地傾向於強硬態度。不過,北韓認為朴槿惠的政策只是李明博「無核、開放、3000構想」政策的翻版。2013年3月11日,美韓進行了針對北韓的名為「關鍵決斷」聯合軍演,對北韓刺激很大。朝鮮人民軍最高司令部為此宣布從韓美聯合軍演的3月11日起,《朝鮮停戰協定》全面作廢。3月27日,北韓又切斷了西海地區的南北韓軍事熱線。之後,開城工業園區也曾一度關閉:308。2016年2月10日,北韓進行了第四次核試驗和發射「光明星4號」衛星後,韓國政府宣布全面中斷僅存的經濟合作項目開城工業園區,雙方關係陷入僵局。
短暫蜜月
2018年2月,南北關係破冰,朝鮮勞動黨委員長金正恩胞妹暨朝鮮勞動黨中央政治局候補委員金與正陪同最高人民會議常任委員會委員長金永南訪問首爾,會見總統文在寅,在此次訪問中,金與正轉交兄長金正恩親筆信,內容為邀請文在寅訪問平壤。
2018年4月27日,南北韓兩國領導人金正恩和文在寅在板門店的「和平之家」舉行會談,並簽署《板門店宣言》;5月26日,雙方領導人於板門店「統一閣」再次會面。9月14日,兩國在開城工業區成立南北共同聯絡事務所。12月26日,南北韓雙方在北韓開城市的板門站舉行京義線和東海線鐵路及公路連接工程動工儀式。
在美國總統川普與金正恩會晤後,韓美相繼停止乙支自由衛士、鷂鷹和關鍵決斷軍演來對朝釋放善意。
重回僵局
2020年6月5日,朝鮮勞動黨統一戰線部發言人發表談話稱,由於韓方縱容脫北者團體從韓方向北韓散發反朝傳單,北韓方面將關閉位於開城工業園區的南北聯絡辦公室。另外,朝鮮勞動黨中央政治局候補委員、第一副部長金與正與勞動黨副委員長金英哲在工作總結會議上強調了將對南工作改為對敵工作的重要性,並下達全面關閉南北韓之間所有通信聯絡渠道的指示。6月9日正午12時起,北韓正式宣布切斷與韓國之間所有的通訊聯絡渠道。6月11日,文在寅表示將打擊越境發送傳單。不過次日,朝鮮勞動黨統一戰線部部長張錦哲表示,北韓方面對南韓當局的信任徹底消失。6月16日,北韓炸毀開城的南北聯絡大樓。次日北韓又宣布將軍隊重新部署至兩國之間的非軍事地區、增員炮兵部隊、恢復邊界各種軍事演習。6月17日,美國宣佈對朝制裁延長1年。同日,金與正發表談話,明確指出韓方違反「板門店宣言」第二條第一款之規定,即「在軍事分界線一帶嚴禁擴音機廣播和傳單散布等一切敵對行為」。6月20日,北韓宣佈將對韓國散發傳單。12月14日,韓國通過《禁止散布反朝傳單法》,在南北軍事分界線一帶散發傳單、對朝進行擴音器廣播等行為將被處以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3,000萬韓元以下罰款。
重啟聯絡
2021年7月27日上午,南北韓兩國分別發布公報,表示據兩國領導人此前互通的私信,雙方就儘早恢復互信達成共識,宣布於當日十時重啟所有南北韓通信聯絡渠道,並表達了雙方積極改善和發展北南關係的期待。但受8月10日南韓重啟下半年與美軍的聯合演習的影響,北韓開始拒接聯絡電話。後於當地時間10月4日9點起,南北韓通信渠道恢復正常通話。
關係再度惡化
2022年3月24日,北韓再度試射並首次發射洲際彈道飛彈「火星17」,其理論射程(13,000 km)可直接威脅至美國本土,故而再度引起半島南北局勢緊張。2022年4月25日,北韓再度舉行大規模閱兵式,金正恩著大元帥服出場,並在演講中強調將繼續以最快速度增強並發展北韓的核力量,並聲稱:「不論是誰,膽敢進行針對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的軍事對抗,都將被迅速消滅。」
2022年5月10日,南韓第20任總統尹錫悅就職,並強調其任期內將擴大美日韓之間的合作,並對中朝採取更強硬的態度。
2022年10月24日,南北韓在朝鮮半島西部海域互相開火示警。
統一問題
朝鮮半島自公元7世紀形成統一國家後,除在新羅末期有暫短的後三國時期外,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一直保持著國家統一的局面,沒出現過大的分裂。朝鮮半島在此期間的每個王朝都是保持長期穩定,新羅歷史有992年,高麗和朝鮮王朝分別維持了474年和518年。單一民族的特性,使得朝鮮半島歷史很少出現由於民族矛盾而陷入的分裂與動亂局面。:336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剛擺脫日本統治的朝鮮半島原本可以有個自主發展的契機,不過大國的固有利益使其陷入南北分裂和長期敵對的狀態。冷戰結束後,南北韓雙方都意識到武力統一的局限性,並開始調整各自的外交與統一政策。:33720世紀70年代至今,南北韓雙方的關係經歷了緊張與緩和的波動。不過北韓一貫奉行「對抗與對話」兩手準備的政策。而南韓政府也試圖調整對北政策,尋求解決僵局的突破口。:3441989年,南韓建立了專門用於支持南北交流與合作的3,000億韓圓「南北合作基金」。1990年6月,南韓又頒布了《南北交流合作法》,為南北交流、合作提供了法律、制度和資金上的保證。:338-3392013年,南韓為「南北合作基金」撥款1.09萬億韓元(約合10.2億美元),較去年增加9.1%。統一部的一般預算也增至2,222億韓元較去年增加4.4%。
情況簡介
參見
注釋
外部連結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