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維百科

朝鮮勞動黨

(重新導向自朝鮮勞動黨)
朝鮮勞動黨
조선로동당
創建者金日成(黨章規定)
永遠的總書記金正日(黨章規定)
總書記金正恩
政治局常委金正恩崔龍海趙勇元金德訓朴正天李炳哲
成立1949年6月24日,​73年前​(1949-06-24
合併自Flag of the Workers' Party of North Korea.svg 北朝鮮勞動黨
Flag of the Workers' Party of South Korea.svg 南朝鮮勞動黨
總部 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平壤直轄市金日成廣場朝鮮勞動黨中央委員會大樓
黨報勞動新聞
勤勞者
青年組織社會主義愛國青年同盟 社會主義愛國青年同盟
先鋒組織北韓少年團 朝鮮少年團
婦女組織北韓民主婦女同盟 朝鮮社會主義女性同盟
工會組織朝鮮職業總同盟
軍事組織 朝鮮人民軍
準軍事組織 工農赤衛軍
紅色青年近衛隊
黨員
(2021年)
約650萬
意識形態金日成金正日主義
 · 主體思想
 · 先軍政治
朝鮮民族主義
 · 北南統一
 · 北韓純血主義
北韓式社會主義
保守主義
歷史上:
共產主義
馬克思列寧主義
史達林主義
反帝國主義
政治立場極左翼(有爭議)
國內組織祖國統一民主主義戰線
國際組織共產黨和工人黨國際會議
國際共產主義研討會(歷史上)
口號「朝鮮人民一切勝利的組織者和嚮導者──朝鮮勞動黨萬歲!」
조선 인민의 모든 승리의 조직자이며 향도자인 조선로동당 만세!
黨歌
朝鮮勞動黨萬歲
조선로동당 만세
音頻
官方色彩 紅色
地位
最高人民會議
607 / 687
黨旗
Flag of the Workers' Party of Korea.svg

從左到右的錘子、毛筆、鐮刀,分別象徵工人、知識分子、農民(1949年啟用)
官方網站
勞動新聞
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政治
政黨 · 選舉
朝鮮勞動黨
Workers' Party of Korea.svg
「朝鮮勞動黨」的朝鮮漢字(上)、諺文(下)
諺文조선로동(北)
북한노동(南)
漢字朝鮮勞動(北)
北韓勞動(南)
文觀部式Joseon Rodongdang
Bukhan Nodongdang
馬-賴式Chosŏn Rodongtang
Pukhan Nodongtang
Emblem of North Korea.svg
北韓政府與政治
系列條目

政府

政治
朝鮮勞動黨的主要標誌——建黨紀念塔

朝鮮勞動黨朝鮮語:조선로동당朝鮮勞動黨 Chosŏn Rodongdang ?)是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唯一的執政黨,在其國內常被簡稱為勞動黨,在韓國現中國臺灣省也常被稱作「北韓勞動黨」。。現任最高領導人是任職朝鮮勞動黨總書記金正恩。金正恩、崔龍海趙勇元金德訓朴正天李炳哲6人組成中央政治局常委會

歷史

早期的朝鮮共產主義政黨

1925年4月17日,朝鮮共產黨成立,並確立馬列主義為指導思想,領導人為金永奉和朴憲永。由於共產國際提出的「一國一黨」原則,流亡中國的朝鮮共產主義者未能再組建新的共產黨。在日本殖民統治時期,朝鮮還短暫存在過高麗共產黨、韓國工農總同盟、大韓青年總同盟、大韓社會黨、火曜會、漢城青年會韓語서울청년회等共產主義組織。

黨政相關書籍居於北韓所有書店顯眼位置

1928年,因朝鮮共產黨內部宗派鬥爭,共產國際下令解散朝鮮共產黨。此後,雖然朝鮮共產黨沒有統一的領導機構,但該黨仍以各種黨小組的形式繼續存在。

1945年9月,朝鮮共產黨中央委員會在漢城(今首爾)重建,朴憲永被推選為黨中央責任書記。1945年10月10日,朝鮮共產黨北朝鮮分局平壤成立,金鎔范任責任書記,但實權被金日成掌握。北朝鮮分局名義上是朝鮮共產黨中央委員會的下屬,實際上由於美蘇分別佔領南北朝鮮而獨立運作。1946年3月,原在中國延安太行山地區活動的朝鮮獨立同盟改組為朝鮮新民黨,領導人為金枓奉。7月,朝鮮共產黨北朝鮮分局更名為北朝鮮共產黨,成為完全獨立的政黨。8月,北朝鮮共產黨與朝鮮新民黨合併為北朝鮮勞動黨。1946年11月,半島南部的朝鮮共產黨、朝鮮人民黨(1946年11月成立)和南朝鮮新民黨(1946年7月成立)也合併為南朝鮮勞動黨

北朝鮮勞動黨成立後,在朝鮮半島北部建立政權。1948年3月28日召開黨的第二次代表大會,通過了金日成提出的爭取祖國自主統一的鬥爭方針。由於韓國李承晚政府鎮壓,南朝鮮勞動黨的大多數領導人轉移到朝鮮半島北部。1949年6月30日,北朝鮮勞動黨和南朝鮮勞動黨合併為統一的朝鮮勞動黨,並選舉金日成為委員長。建黨紀念日定為10月10日。

建黨初期黨內的不同派別

由於朝鮮勞動黨是由許多不同背景的共產主義政黨和民主主義政黨合併組建而成,因此在其建黨之初存在許多派別。

在第一屆朝鮮勞動黨政治局內,蘇聯派有3人,延安派有6人,國內派有2人,滿洲派有1人,從這一比例可以看出當時各派的力量對比。

金日成在黨內建立絕對權威的過程

金日成從蘇聯回國後,首先清除了原朝鮮共產黨的代表人物玄俊赫。在韓戰中,他先以修復水庫不力為由將內閣副首相許嘉誼降職,隨後又指責其在吸收黨員的問題上搞「關門主義」,阻撓黨的擴大,於1951年11月撤消其一切職務。金日成隨後在1951年以「平壤失守」和「作戰不力」為由解除了延安派勢力最大的人物、民族保衛省副相兼人民軍炮兵司令武亭手中的權力,武亭被彭德懷接往中國。被認為是毛澤東個人代表的內務相朴一禹也被解除職務。

金日成被北韓官方尊奉為永遠的最高領導人
北韓勞動黨集會
準備參加紀念活動的黨員
政治教育活動

削弱了蘇聯派和延安派的力量之後,金日成轉而對付國內派。在1952年12月的中央委員會會議上,國內派受到攻擊和指責,認為他們應該對朝鮮人民軍在美軍仁川登陸後的潰敗負責。1953年初,開始散布「南勞派(即國內派)即將發動政變」的謠言,金日成隨即逮捕了朴憲永李承燁,並將李承燁創辦的培訓游擊隊員的金剛學院師生全部逮捕。1953年停戰之後,李承燁和另外11人以「美國間諜」的罪名被提交公審,其中包括李承燁在內的10人(駐中國大使權五稷、第一屆最高人民議會議員金午星、南朝鮮解放游擊第十支隊長孟鍾鎬、勞動黨聯絡部長朴勝源、勞動黨聯絡部長裴哲、勞動黨社會部長姜文錫、內務省幹部白亨福等)在停戰一周後的7月30日被處決。金日成隨後將矛頭轉向延安派和蘇聯派的殘餘力量,試圖將蘇聯派也牽入這一案件中來,許嘉誼聞訊後自殺。朴憲永於1955年12月被處決。朝鮮勞動黨的國內派勢力經過這次打擊已經全部覆滅。

1956年蘇共二十大召開,金日成前往莫斯科列席會議。在他不在國內的期間,蘇聯派的新領袖朴昌玉和延安派的金枓奉崔昌益試圖在下一屆中央委員會會議上聯合起來推翻金日成。這是朝鮮勞動黨權力鬥爭史中最接近成功的一次推翻金日成的嘗試。金日成得到這一消息後將中央委員會會議推遲一個月舉行,利用這段時間組織自己的力量進行反撲。在8月30日召開的中央委員會會議上,當崔昌益等人對金日成的領導方法提出批評時,金日成的支持者加以反擊,並給對手安上「反黨分子」的帽子。最後會議投票決定將朴昌玉和崔昌益開除出黨。延安派的商業部長尹公欽、職業總同盟委員會委員長徐輝當天即逃亡中國。朝鮮勞動黨內的延安派在這次會議後為逃避清洗而紛紛流亡中國。這一事件的策劃者金枓奉於1958年消失,據信是在監禁中被秘密處決。

1956年9月,勞動黨內僅存的一小部分未被清洗蘇聯派和延安派分子聯合要求金日成停止對他們的迫害,但這一抗議毫無效果。延安派於1958年被清洗完畢,蘇聯派於1961年被清洗完畢,這兩派的倖存成員大多數選擇了流亡中國或蘇聯。金日成完全控制了朝鮮勞動黨,並樹立起自己的絕對個人權威,開始獨裁統治。

延安派和蘇聯派在黨內鬥爭中失利的一個主要原因是1950年後入黨的許多新黨員抱有民族主義觀念,認為延安派和蘇聯派屬於外國勢力,其成員是外國黨的代理人,因此選擇支持金日成。

1960年代初期,金日成為首的滿洲派在清洗其它派別之後,自身逐漸分化為兩派,一派是以朴金喆為代表的抗日時期由抗聯黨組織和祖國光復會派遣回國,在北韓北方從事地下革命工作的「甲山派」。另一派是以金昌鳳大將為代表的一直追隨金日成在東北和蘇聯從事抗日武裝游擊鬥爭的軍事幹部,後來被稱為「軍內反對派」。金日成重軍事、輕經濟的政策轉換引起甲山派與軍內反對派的對立,軍內反對派主張繼續強化國防,而甲山派主張發展經濟優先。

1966年10月召開的朝鮮勞動黨四屆十四中全會決定設立黨中央政治委員會常務委員會;改委員長、副委員長制為總書記、書記制;組建處理黨的日常工作的機構--黨中央書記局。選舉金日成為黨中央委員會總書記。黨組織體制更改後,甲山派在黨中央政委會常委會中占有兩個席位,在中央書記局中占有四個席位,成為黨內的實權派。與此同時,軍內反對派在黨內的地位也得到提高。金光俠成為黨中央政委會常委,金昌鳳、崔賢、李永鎬等升為黨中央政委會委員,許鳳學崔光吳振宇等為黨中央政委會候補委員。軍內反對派還在中央書記局占有兩個席位。

甲山派與金日成的對立主要是:甲山派提出經濟政策優先的主張,反對金日成的國防和經濟並重的政策;反對不切實際地歪曲黨史、軍史,誇大金日成個人作用,在全國到處大建紀念碑、史跡地;反對內定金正日為金日成的接班人,認為搞世襲繼承是社會主義制度中的一大忌諱。但是自1956年蘇共二十大後,蘇聯領導人赫魯雪夫反對史達林個人迷信,使金日成認為,要保留自己政治遺產的唯一方式是傳位給自己的兒子。因此金日成下定決心肅清甲山派。

1967年5月4日至8日,朝鮮勞動黨召開四屆十五中全會。以反對資產階級、修正主義,樹立金日成主體思想為朝鮮勞動黨的唯一思想為名,批判、清除「甲山派」。

1968年,北韓針對韓國策劃的「青瓦台事件」失敗後,金日成以「左傾盲動主義」、「軍閥主義」和不執行黨的軍事路線為由,追究軍方領導對這些失敗所負的責任。批判與處理了軍內反對派。

1960年代-1970年代,金日成通過清除甲山派的朴金喆、李孝淳,清除軍內反對派的金昌鳳、許鳳學,以及後來通過落選、放逐等方式讓金昌滿朴正愛金光俠金東奎等人從政壇上消失,終於在1967年將金日成的主體思想樹立為全黨「唯一思想體系」,在1972年修改憲法將之合法化,以及在1974年頒布《確立黨的唯一思想體系十大原則》並確定金正日的接班人地位。

指導思想的自主創造、本土化

1955年12月28日,金日成的演講《關於在思想領域中消除教條主義和形式主義、建立主體性》,首次談及「主體」這一概念。演講指出不能照搬蘇聯的思想和習慣,應該用「我們自己的方式」推動朝鮮的革命。此舉被認為是為了防止蘇聯批判史達林的風潮蔓延至北韓國內。

為在朝鮮推動革命,不僅需要熟稔我等朝鮮人民的風俗習慣,也需要精通朝鮮的歷史與地理。只有採用適合他們的方法、同時喚起他們對故鄉和祖國的熱愛之情,才能教育我們的人民。——金日成,《關於在思想領域中消除教條主義和形式主義、建立主體性》

蘇聯反個人崇拜的風潮仍然傳至北韓,並引發了一場未遂政變。政變失敗後蘇聯派和延安派幾乎被盡數肅清、蘇聯和中國對北韓的控制被削弱,金日成得以自行解釋馬列主義。有觀點認為,50年代末當金日成考慮構建自己對馬列主義的見解時,黃長燁發現1955年演講中的「主體」概念可以被看作是馬列主義的延伸,並開始將這一概念體系化。不久後中蘇交惡,衝突的雙方都意欲拉攏北韓,故未對北韓進行介入。把解放朝鮮半島作為國策的金日成不滿赫魯雪夫的三和路線,也企圖在中蘇政爭中保持中立、不偏向中蘇任何一方的意識形態,故「主體」概念在這一時期得到發展。

1963年,金日成對朝鮮人民軍進行了有關「主體」原則的演講。1965年4月14日,主體思想這一詞彙首次於金日成在印尼的演講《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的社會主義建設與南朝鮮革命》中登場,演講中提出一國獨立的前提是「思想主體性」「政治自主」「經濟自立」「國防自衛」、這一立場就是「主體思想」。

1966年10月的朝鮮勞動黨第二次代表會議再次確定了主體思想的內容,「對帝國主義的徹底鬥爭」「支持殖民地民族解放運動與國際工人運動」「社會主義政權」「不干涉內政、相互尊重、互惠平等」。

1967年5月肅清甲山派後,同年6月28日至7月3日,在第四屆朝鮮勞動黨中央委員會第十六次大會上,制定了「唯一思想體系」。該理念強調以金日成提出的主體思想作為治國方針。

從1967年開始,北韓政權全面禁售、封存、回收馬克思列寧主義書籍,禁止一般民眾閱覽,只有極少數獲得批准的研究人員才能閱讀馬列著作。

在1970年的朝鮮勞動黨第五次大會上,主體思想被提高到和馬列主義同等的地位。

至1972年,主體思想被稱作是「當代的馬列主義」和對馬列主義的「創造性的運用」、金日成被尊為「我們這個時代最偉大的馬列主義者」。

1974年,金正日將金日成創立的思想體系正式確定為金日成主義,使之成為朝鮮勞動黨指導思想,同時提出全社會的金日成主義化綱領。金正日強調主體思想是「不能在馬克思列寧主義框架內解釋的獨創的思想」,還說「主體哲學」是與馬克思主義哲學有「根本區別」的。「先前的社會主義理論,只把物質經濟的因素看作革命鬥爭的根本條件」,主體思想「把社會主義提到了新的科學基礎之上」,從此「開闢了人類歷史發展的新時代——主體時代」。

1976年10月,金正日在同朝鮮勞動黨的理論宣傳工作者的談話中說,「無論從內容上看還是從組成來看,金日成主義是不能在馬克思列寧主義框架內解釋的獨創的思想。」「形成金日成主義的精髓的主體思想,是人類思想史上新發現的思想。」「主體思想的哲學原理,是不能在唯物辯證法的框架內解釋的。」「其社會歷史原理不能按唯物史觀來解釋」。「金日成主義是同馬克思列寧主義有區別的獨創的革命思想。」

1980年,朝鮮勞動黨第六次大會決定取消黨章中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指導思想地位,把主體思想作為唯一指導方針,同時選舉金日成、金一吳振宇、金正日、李鍾玉五人為中央政治局常委,確立金正日的接班人地位。

北韓勞動黨集會

1992年4月9日,第九屆最高人民會議第三次會議決定對憲法進行修正,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指導思想地位被主體思想取代。

2009年4月9日,第十二屆最高人民會議第一次會議決定對憲法進行修正,追加主體思想和先軍思想並明文化,將「維持社會主義和計劃經濟等基本路線」等共產主義相關內容刪除。此舉被不少外國媒體認為北韓已經徹底放棄了馬列主義。

2010年9月28日,朝鮮勞動黨第三次代表會議決定修改黨章。其中,勞動黨的定義由「偉大領袖金日成同志創建的主體型的馬克思列寧主義革命政黨」改為「偉大領袖金日成同志的政黨」,黨的最終目標由 「實現全社會的主體思想化和建設共產主義社會」改為「實現全社會的主體思想化和人民大眾的絕對自主」,追加「先軍政治」。黨章仍保留「社會主義」和「馬克思列寧主義」(僅有一處)字眼,但不再提及「共產主義」。

2012年4月11日,朝鮮勞動黨第四次代表會議發表關於修改黨章的決定書。新黨章規定,朝鮮勞動黨以金日成金正日主義為唯一指導思想。

2016年5月召開的朝鮮勞動黨第七次大會,黨章中又添加了社會主義計劃經濟等內容。

在2021年1月10日的朝鮮勞動黨第八次代表大會上,金正恩被推舉為朝鮮勞動黨總書記,並在大會結尾時奏響《國際歌》。隨後的八屆一中全會選舉金正恩、崔龍海李炳哲金德勛趙勇元中央政治局常委

儘管官方意識形態隨國際國內形勢的變化以及領導人的交接而數度更易,「社會主義」一詞在北韓依然經常被提到。北韓的憲法全稱為《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社會主義憲法》。而在《金正日將軍之歌》中,也提到了「社會主義」一詞。 朝鮮勞動黨聲稱其當前目的是「在共和國北半部建設社會主義強盛國家」。 勞動黨發布的宣傳圖書《對於朝鮮勞動黨》中稱「朝鮮勞動黨是深深紮根於工人、農民、知識分子等勞動人民群眾中,在他們當中由為社會主義事業的勝利獻身奮鬥的先進戰士組成的工人階級革命政黨、勞動人民群眾的群眾性的黨」。 第一書記金正恩也於2016年2月27日的講話中提到「爭取主體的社會主義、共產主義事業的勝利,高度弘揚金日成民族、金正日北韓的尊嚴與威儀」。

今天的朝鮮勞動黨對外依然保持著共產主義政黨的形象,通常會派代表團參加共產黨和工人黨國際會議,且在會議上會獲得一些支持。北韓勞動黨在2011年的提案「讓我們共同紀念偉大領袖金日成主席同志誕辰一百週年,作為全世界人類的盛大政治節日」,與會的79個黨派中有30個簽署了該提議。朝鮮勞動黨也把自己視作國際左翼和社會主義運動的一部分。在冷戰期間,朝鮮勞動黨和北韓政府就奉行「輸出革命」政策,在世界範圍內援助左翼游擊隊。

目前國際上有些學者認為朝鮮勞動黨是一個極右翼政黨,其意識形態與二戰時期的納粹黨非常相似。但也有學者持反對意見,如北韓專家安德烈·蘭科夫和費多爾·泰迪斯基利均對這種看法有所保留,他們認為納粹德國日本帝國於二次大戰時是盟國,而日本當時正值對朝鮮半島進行殖民統治,因此在北韓的歷史教科書裡納粹德國和日本帝國均是半島的敵人。同時,教科書時常會把納粹德國類比成美國和韓國。

組織結構

創黨初期,朝鮮勞動黨的黨員人數僅為4,530人,目前則約增加為400萬人。朝鮮勞動黨總書記兼任朝鮮勞動黨中央軍事委員會委員長武裝力量最高司令官,為武裝力量最高統帥。體現了該政黨對武裝力量擁有絕對的控制權。

結構體系

黨中央領導人

由2021年9月2日朝鮮勞動黨第八次代表大會第三次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選舉產生。

一位女性黨員,身上配飾二型國旗狀胸針至少得在勞動黨滿20年才會授予

永遠的總書記:金正日

政治局

總書記:金正恩

政治局常務委員:金正恩崔龍海趙甬元金德訓朴正天李炳哲

政治局委員:李日煥、鄭尚學、吳秀容太亨徹金才龍吳日晶金英哲、朴正根、鄭京擇權永進李永吉

政治局候補委員:金成男許哲萬、朴太德、金亨植劉進朴明順李哲萬、全賢哲、楊勝虎、朱哲奎、李善權、禹尚哲、金英煥、李泰燮、林光日

書記局

總書記:金正恩

第一書記:空缺

書記:朴正天、李日煥、吳秀容、鄭尚學、趙甬元、太亨徹

中央軍事委員會

委員長:金正恩

副委員長:朴正天

委員:趙甬元、吳日晶、崔富日金慶玉、尹正璘、李炳哲、金永春、金英哲徐洪燦黃炳誓朴奉珠李明秀李萬建李永吉

中央檢查委員會

委員長:鄭尚學

副委員長:朴太德、李熙用委員:車冠席、朴德萬、車順吉、金勇善、李京哲、元亨吉、金世潤、金天弼、孟泰浩、申京植、宋琴順、崔致善、韓英鎬、韓胤昌、韓泰容、朴英

常設機關

組織指導部:部長金才龍

勞動黨集體學習參觀革命紀念地點

宣傳鼓動部:部長朴光浩,第一副部長金與正

幹部部:部長許哲萬

國際部:部長李洙墉

軍事部:部長金永春

民防衛部:部長吳日晶

機械工業部:部長李萬建

科學教育部:部長韓光福崔相建

勞動團體部:部長李英洙李日煥

39號室(負責特別外匯資金管理):室長金東雲(對外稱黨中央第一副部長)

計劃財政部(負責國家計劃財政工作):部長吳壽勇、郭范基

黨史研究所:所長盧光燮

文書整理室:室長不詳

申訴室:室長不詳

總務部:金永春

行政部:部長不詳

輕工業部:部長白啟龍安正秀

金日成高級黨學校:校長明善永

社會主義愛國青年同盟:中央委員會委員長文哲

黨報黨刊

朝鮮勞動黨的黨中央機關報為《勞動新聞》(日報),黨刊為《勤勞者》(月刊)。

歷屆選舉

最高人民會議選舉

選舉最高領袖席位+/–排行
1948年金日成
157 / 572
157 第一
1957年
178 / 215
21 第一
1962年
371 / 383
193 第一
1967年
288 / 457
83 第一
1972年
127 / 541
161 第一
1977年未知 / 579
1982年未知 / 615
1986年未知 / 655
1990年
601 / 687
第一
1998年金正日
594 / 687
7 第一
2003年未知 / 687
2009年
606 / 687
第一
2014年金正恩
607 / 687
1 第一
2019年未知 / 687

參見

朝鮮勞動黨前身
朝鮮勞動黨組織

注釋

  1. ^ 根據朝鮮勞動黨黨章,金日成是朝鮮勞動黨的創建者。
  2. ^ 根據朝鮮勞動黨黨章,金正日是勞動黨永遠的總書記,金正日已於2011年12月17日去世。
  3. ^ 朝鮮勞動黨以1945年10月10日(朝鮮共產黨北朝鮮分局成立日)為建黨紀念日。
  4. ^ 붉은청년근위대붉은靑年近衛隊
  5. ^ 傳統上朝鮮勞動黨屬於極左翼政黨,但是近年來有些學者認為該黨是種族主義 和仇外民族主義政黨,「和共產主義幾乎沒有聯繫」, 並認為該黨的政治立場為極右翼, 但亦有人如Alzo David-West則反對這一觀點。 不過,David-West也指出北韓的政治制度不同於傳統的史達林主義制度。
  6. ^ 漢字表記為「朝鮮 人民의 모든 勝利의 組織者이며 嚮導者인 朝鮮勞動黨 萬歲!」。
  7. ^ 朝鮮勞動黨第四次代表會議「遵循金正日的遺訓,推舉金正恩為朝鮮勞動黨第一書記。」此外,「為反映朝鮮全體黨員和人民的一致意願,會議決定將金正日永遠擁戴為勞動黨總書記。」
期刊文章
書籍

外部連結


本頁面最後修訂於2022-11-28 12:20,點擊更新本頁查看原網頁

本站的所有資料包括但不限於文字、圖片等全部轉載於維基百科(wikipedia.org),遵循 維基百科:CC BY-SA 3.0協議


頂部

如果本頁面有數學、化學、物理等公式未正確顯示,請使用Firefox瀏覽器或者Safari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