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維百科

兩韓統一問題 本文重定向自 朝鮮半島統一問題

(重新導向自兩韓統一問題)
朝鮮半島統一
韓語名稱
諺文통일
漢字統一
文觀部式Tong(-)il
馬-賴式T'ongil
北韓首都平壤市區的統一拱門

朝鮮半島統一大韓民國方面稱南北統一韓語:남북통일南北統一)、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方面稱北南統一朝鮮語:북남통일北南統一)、祖國統一朝鮮語:조국통일祖國統一),在中文世界也稱為兩韓統一南北韓統一南北朝鮮統一,泛指朝鮮半島現有的兩個分立政權——北方的北韓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與南方的大韓民國,在未來整合為單一主權國家的政治運動及構想。

朝鮮半島自公元7世紀形成統一國家後,除在新羅末期有短暫的後三國時期外,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長達1300年一直保持著國家統一的局面,沒出現過大的分裂。朝鮮半島在此期間的每個王朝都是保持長期穩定,新羅歷史有992年,其中統一期間為224年,高麗朝鮮王朝分別維持了474年和518年,政治長期穩定,不像中國經歷多次朝代更替。單一民族的特性,使得朝鮮半島歷史很少出現其它國家歷史上,由於民族矛盾而陷入的分裂與動亂局面。:336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朝鮮半島原本可以有個自主發展的契機,不過大國的固有利益使其陷入南北分裂和長期敵對的狀態。冷戰結束後,南北韓雙方都意識到武力統一的局限性,並開始調整各自的外交與統一政策。:337

1970年代至今,南北韓雙方的關係經歷了緊張與緩和的波動。不過北韓一貫奉行「對抗與對話」兩手準備的政策。而南韓政府也試圖調整對北政策,尋求解決僵局的突破口。:3441989年,南韓建立了專門用於支持南北交流與合作的3,000億韓圓「南北合作基金」。1990年6月,南韓又頒布了《南北交流合作法》,為南北交流、合作提供了法律、制度和資金上的保證。:338-3392013年,南韓為「南北合作基金」撥款1.09萬億韓元(約合10.2億美元),較去年增加9.1%。統一部的一般預算也增至2,222億韓元,較去年增加4.4%。但由於北韓和南韓於政治、經濟上均存在懸殊差異,以及中、美、日、俄四國對朝鮮半島問題的強大影響及政治角力,南北韓統一問題一直處於擱置狀態,迄今無任何具體進展。

分裂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朝鮮半島脫離日本殖民後,聯合國訂定朝鮮半島日後的託管統治計劃,並在三八線劃定兩個行政區,當中北部的管轄由蘇聯負責,而南部則由美國負責,冷戰的開始,使朝鮮半島南北方於1948年分別產生兩個政府。

1950年5月,南韓進行了新的一輪國會選舉。李承晚總統的執政黨只保住了210個席位中的22席。

1950年6月7日,北韓內閣首相金日成向南北人民發出呼籲,要求在8月5日至8月8日在全朝鮮半島舉行大選的基礎上實現國家的和平統一,並且以此目的為號召於6月15日至6月17日在海州市召開協商會議。6月11日,北韓三名代表越過三八線,打算向南韓各政黨領導人遞交和平統一國家的呼籲書,被南韓政府逮捕。

1950年6月25日,北韓在中國與蘇聯的支持下出兵越過北緯38度線攻打南韓,開始了韓戰,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蘇聯、中華人民共和國志願軍亦相繼介入戰鬥,戰爭於三年後結束,兩韓在接近三八線的位置(板門店)簽訂停火協議。

北韓政府與政治
系列條目

政府

政治

雖然朝鮮半島被分裂為兩個政治實體,但兩韓在各自的憲法中均表明朝鮮半島為一個統一的國家。

在部份國際運動會場合中,兩韓派出的代表隊曾聯合為一隊參與開幕禮,包括2000年雪梨奧運2004年雅典奧運2006年都靈冬季奧運以及2018年平昌冬季奧運,但比賽仍是分隊進行。但在2008年北京奧運,兩韓則沒有派出聯合代表隊,而是各自進場。1991年於日本千葉縣舉行的世界桌球錦標賽葡萄牙舉行的1991年世界青年足球錦標賽中,兩韓以單一聯合代表隊的名義參加。

隨著時間推移,南韓的年輕世代對於朝鮮半島統一的支持度出現大幅度的滑落,除了因對當時韓戰等歷史記憶淡泊或沒有老一輩有離散家人居於北韓的問題外,經濟因素也是讓南韓的年輕世代不願支持統一的原因之一,有些南韓年輕世代甚至認為與貧窮的北韓統一將拖累南韓的發展。

2014年大韓民國外交部國立外交院「2040統一南韓發展藍圖報告」宣稱,如果雙方在2030年實現和平統一,南韓的資本、技術結合北韓的資源、勞動力,再加上海外投資,統一的朝鮮半島將在2040至2050年成為擁有8千萬人口的世界第7大經濟體。

2019年8月15日,大韓民國總統文在寅出席光復節74周年慶祝儀式並致辭。他承諾,在任期內鞏固推進朝鮮半島無核化與和平機制,並在此基礎上開啟「和平經濟」,走向統一。文在寅不僅闡述了兩韓統一的必要性和願景,還首次提出了統一的具體時間——2045年,即迎接光復節100周年之時。

南韓政府與政治
系列條目
第六共和國 憲法

統一策略

南北雙方曾各自提出統一方案或模式,均遭對方拒絕或無視。

陽光政策

金大中總統領導的民主黨提出,作為與北韓「積極尋求和解與合作」的競選承諾的一部分,陽光政策旨在為統一創造經濟援助與合作條件,而不是制裁軍事威脅英語Military threat。該計劃分為三個部分:通過南北韓組織加強合作(同時保持南北獨立的系統),與兩個自治區政府實現國家統一,最後建立中央政府。1998 年,金大中批准向北韓政府提供大量糧食援助,取消了對北韓和韓國公司之間商業交易的限制,甚至呼籲停止美國對北韓的經濟制裁。2000年6月,北韓和韓國領導人在平壤會晤,這是北韓分裂後的第一次握手。

儘管盧武鉉政府繼續推行陽光政策,但最終在2010年11月被韓國統一部宣佈在北韓核武器計劃問題上失敗,阻礙了進一步的談判,並再次導致南北韓關係緊張。

反對

陽光政策的反對者認為,儘管金大中總統向北韓政府轉移了大量資金,但與北韓的對話和貿易並沒有改善和平統一的前景,卻允許北韓政府保留對權力的控制。其他人則認為,韓國應該為北韓襲擊事件做好準備。強硬派還爭辯說,北韓的持續和最大限度的孤立將導致該國崩潰,之後該領土可能被武力吞併併入大韓民國。

2000年11月,即將離任的美國總統比爾·柯林頓想訪問平壤。然而,由於圍繞2000年美國總統選舉結果的爭議,原定的訪問從未發生。大約在2001年4月或5月左右,金大中期待著歡迎金正日到首爾。在華盛頓特區與新當選的總統布希會面後,金大中形容他的會面令人尷尬,同時私下詛咒布希總統和他的強硬態度。這次會議否定了北韓訪問韓國的任何機會。隨著布希政府將北韓列為「邪惡軸心」的一部分,北韓放棄了核武禁擴條約,驅逐了國際原子能總署人員,並重新啟動其核計劃。 2005年初,北韓政府確認該國已成功成為核武裝國家。

祖國統一三大憲章

在北韓,祖國統一三大憲章是統一的唯一準則。它包含了統一祖國三項原則、為統一祖國的全民族大團結十大綱領和高麗民主聯邦共和國成立方案。1997年,北韓領導人金正日在他的公開著作《讓我們執行偉大同志的祖國統一大訓示》中將它們編入祖國統一三大憲章。

統一祖國三項原則

北韓領導人金日成於1972年提出了統一祖國三項原則英語Three Principles of National Reunification,作為推動統一的核心力量。它們如下:

  1. 「國家統一要獨立自主,不依靠外來勢力,不受外來勢力干涉。」
  2. 「要超越思想、交易和制度的差異,促進民族大團結。」
  3. 「國家統一應以和平方式實現,不訴諸武力。」

為統一祖國的全民族大團結十大綱領

為統一祖國的全民族大團結十大綱領英語Ten Point Programme for Reunification of the Country是金日成於1993年撰寫的,其中包含在泛民族統一國家下與韓國統一的思想。它再次強調了獨立統一的必要性,更具體地說,將美軍撤出半島。它的佈局如下:

  1. 「一個統一的、獨立的、和平的、中立的國家,應該建立在全民族的大團結之上。」
  2. 「團結應該建立在愛國主義和民族獨立精神的基礎上。」
  3. 「要本著促進共存、共榮、共同利益,一切從屬於國家統一大業的原則,實現團結。」
  4. 「應該制止一切煽動同胞分裂和對抗的政治紛爭,實現團結。」
  5. 「我們應該消除對北侵和南侵、勝共和赤化的恐懼,並相互信任和團結。」
  6. 「我們應該以民主為重,在國家統一的道路上攜手共進,而不是因為主義和原則的不同而相互排斥。」
  7. 「我們應該保護個人和組織的物質和精神財富,鼓勵它們被用於促進民族大團結。」
  8. 「應該通過接觸、來往和對話建立全民族的相互理解、信任和團結。」
  9. 「南北雙方和海外的所有民族成員,在走向祖國統一的道路上,要加強團結。」
  10. 「那些為民族大團結、為祖國統一事業做出貢獻的人,應該受到高度評價。」

高麗民主聯邦共和國成立方案

根據三項原則和十大綱領,金日成於1980年10月10日在提交給《朝鮮勞動黨第六次代表大會關於中央委員會工作的報告》中詳細闡述了提議的國家,稱為高麗民主聯邦共和國,金正恩提議在北韓和韓國之間建立邦聯,最初將保留各自的政治制度。北韓將其描述為「……在南北雙方承認和容忍彼此現有意識形態的條件下,建立一個聯邦國家的和平統一提案」。有人指出高麗民主聯邦共和國應該是一個中立的國家,不參加任何政治、軍事同盟或集團,包括整個領土和人民。

統一稅

2011年1月1日,來自執政黨和反對黨的12名議員向韓國國會提交了一項法案,允許設立「統一稅」。該法案要求企業繳納0.05%的公司稅,個人繳納5%的遺產稅或贈與稅,個人和公司都繳納其所得稅的2%,以支付統一成本。根據李明博總統在光復節的提議,該法案引發了關於為統一做準備的實際措施的立法辯論前一年的演講。統一稅的提議當時並未受到熱烈歡迎。此後重申了對統一迫在眉睫的擔憂,再加上北韓的行為,導致稅收提案獲得更廣泛的接受。隨著對即將到來和突然統一的擔憂增加,為統一做準備的實際措施正成為政治辯論中越來越頻繁的方面。

北韓經濟共同體

有人提出,北韓經濟共同體的形成可能是緩解半島統一的一種方式。李明博背離了新世界黨的傳統強硬立場,概述了一項針對北韓的全面外交方案,其中包括建立一個協商機構來討論兩國之間的經濟項目。他提議尋求北韓經濟共同體協議,為該機構同意的任何項目提供法律和系統基礎。

統一投資基金

仁荷大學教授謝潑德·艾弗森提議建立一個1750億美元的統一投資基金,旨在收買北韓高層的精英,以確保通過內部政權更迭解決北韓衝突的外交途徑。在提案中,將向在平壤掌握權力的精英官員的家庭總共支付高達233億美元的款項,同時他指出,排名前十的家庭將各獲得3000萬美元,排名前一千的家庭則獲得500萬美元。另有1218億美元將用於該國普通民眾在統一後重新開始生活,據設想該基金將由私人團體和商業大亨捐助。

民調

據報導,在過去南韓蓋洛普民調機構進行的調查中,回答認為能實現南北統一的為1995年(82.2%)、2001年(79.6%)、2005年(80.0%)、2010年(80.0%)、2013年(74.2%)、2017年(73.83%)、2018年(73.3%),雖仍占大多數,但已經呈下降趨勢。2018年南韓統一研究院的調查發現,南北統一的支持率從2014年的69.3%跌至57.8%,在20多歲的年輕人當中,反對率甚至高達71.2%。2019年的蓋洛普南韓(Gallup Korea)10月10日進行的社會調查結果顯示,南韓反對與北韓統一為一個國家的人數增加到20.5%。

參見

外部連結


本頁面最後修訂於2023-07-31 07:48,點擊更新本頁查看原網頁

本站的所有資料包括但不限於文字、圖片等全部轉載於維基百科(wikipedia.org),遵循 維基百科:CC BY-SA 3.0協議


頂部

如果本頁面有數學、化學、物理等公式未正確顯示,請使用Firefox瀏覽器或者Safari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