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維百科

朝鮮日治時期 本文重定向自 朝鮮日治時期

(重新導向自朝鮮日據時期)
朝鮮
朝鮮
1910年—1945年
朝鮮總督府章
朝鮮總督府章
格言:內鮮一體,一視同仁」
韓語:내선일체、일시동인內鮮一體、一視同仁内鮮一体、一視同仁
國歌:君之代
大日本帝國領土(淺紅色)內朝鮮半島的位置(深紅色)
大日本帝國領土(淺紅色)內朝鮮半島的位置(深紅色)
地位 大日本帝國外地
首都Emblem of Gyeongseong-bu.svg 京城府(今首爾
常用語言朝鮮語日語(1910年-1938年)
日語(1938年-1945年)
宗教神道教佛教天主教基督新教
政府君主立憲制
日本天皇 
• 1910-1912
明治天皇
• 1912-1926
大正天皇
• 1926-1945
昭和天皇
朝鮮總督 
• 1910–1916
寺內正毅 陸軍元帥(首)
• 1944–1945
阿部信行 陸軍大將(末)
政務總監 
• 1910–1919
山縣伊三郎(首)
• 1944–1945
遠藤柳作(末)
歷史時期大日本帝國新帝國主義
1905年11月17日
1910年8月22日
• 日韓合併
1910年8月29日
1919年3月1日
1939年
1945年8月15日
面積
1910年222,300平方公里
1944年222,300平方公里
人口
• 1910年
13,130,000人
• 1944年
25,120,000人
貨幣朝鮮銀行券日圓
前身繼承
大韓帝國
蘇聯民政廳
朝鮮人民共和國
駐朝鮮美國陸軍司令部軍政廳
今屬於 北韓
 南韓

朝鮮日治時期大韓民國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日帝強佔期韓語:일제강점기日帝强占期 iljegangjeomgi),日本日本統治時代(日語:日本統治時代にほんとうちじだい Nihon tōchi jidai),是指1910年8月29日-1945年8月15日日本大日本帝國)統治朝鮮朝鮮半島)的時期。1910年8月22日大韓帝國內閣總理大臣李完用大日本帝國代表寺內正毅簽訂日韓合併條約,8月27日大韓帝國正式滅亡,成為日本殖民地。朝鮮併入大日本帝國,由朝鮮總督府管治。朝鮮總督府所在地為京城府(今首爾特別市)。

日本統治朝鮮共35年。初期採用強硬手段統治。後因民族主義運動不斷,在三一運動發生後,日本開設學校,開辦報章,加強皇民化運動促進內鮮一體。1940年代起,由於中日戰爭曠日持久以及太平洋戰爭爆發,日本開始在朝鮮徵召士兵並投入戰場。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並撤出朝鮮。戰後,朝鮮被美國蘇聯分為南北兩塊分別占領,並分別建政大韓民國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

日本殖民者將朝納入其經濟計劃體系,在學校、鐵路以及基礎設施上大量投資,使朝鮮實現高速工業化。然而由於工業化目的為服務日本本土,因此日本殖民者在工業化進程中大量剝削朝鮮人民。

2010年8月10日,時任日本內閣總理大臣菅直人就《日韓合併條約》簽署100周年發表首相談話,在談話中他就日本過去對韓國(朝鮮)實行的殖民統治表示反省和道歉:「韓國人民因違背本意受到殖民統治,民族自尊受到嚴重傷害。對於殖民統治造成的巨大損失和痛苦,日本政府再次表示深刻的反省和由衷的歉意。」

稱謂

本時期在韓國的稱謂有日帝強占期일제강점기日帝强占期)、日帝時代일제시대日帝時代)、日帝殖民統治時代일제식민통치시대日帝植民統治時代)、倭政時代왜정시대倭政時代)、日帝暗黑期일제암흑기日帝暗黑期)、對日本戰爭期대일본전쟁기對日本戰爭期)、對日抗爭期대일항쟁기對日抗爭期)、國權被奪期국권피탈기國權被奪期)等。其中,「日帝強佔期」一詞收錄於韓國《標準國語大辭典韓語표준국어대사전》。至於現今日本則多用「日本統治時代」(日本統治時代)稱呼之。

在中國大陸學界,對本時期的稱謂有「殖民地時代:229、「日據時期」。

歷史

日韓併合

日韓合邦條約

日本在甲午戰爭之後,將原本朝鮮王國宗主國滿清逼退,不過在俄羅斯帝國干涉下朝鮮王國由親日轉為親俄,朝鮮王國也改為大韓帝國,日本在日俄戰爭擊敗俄羅斯後俄國勢力退出朝鮮半島,與日本簽訂《乙巳條約》,成為日本的保護國;日本亦在朝鮮建立了統監府。日政治界對韓國問題頗多關注,認為應該要立即性的合併,唯有首任內閣總理大臣、韓國統監、時任貴族院議長的元老伊藤博文因為國際觀感因素,強力反對立刻併吞韓國,認為應該保留大韓帝國的國號、部份行政權與立法權,成為日本的保護國緩衝國,並且在顧及被統治者意願的情況下,漸進完成併合的目標。1909年7月日本內閣會議決定併吞韓國的方針,伊藤堅持並提議暫緩施行,希望未來內閣能改變主意。。重視國際協調的伊藤博文,與山縣有朋桂太郎寺內正毅等意圖向大陸擴張的陸軍軍閥經常衝突。1909年10月26日,伊藤博文在中國東北的哈爾濱站遭到朝鮮民族主義安重根暗殺身亡。伊藤死後,日本隨即併吞韓國。

1910年5月,陸軍大臣寺內正毅被任命為大韓帝國統監,負責完成合併朝鮮的任務。1910年8月22日,大韓帝國總理李完用與寺內正毅簽訂具有法理爭議的《日韓併合條約》,寺內正毅成為事實上的第一任朝鮮總督。大韓帝國皇帝陛下之一切統治權永久讓予大日本帝國天皇陛下(併合條約第一條)、大韓帝國正式滅亡,日本正式吞併朝鮮半島,改統監府為朝鮮總督府,進行殖民統治。從此時至1945年,日本殖民統治朝鮮半島。日本在朝鮮建立憲兵警察制度(1910年憲兵警察7,712名,其中朝鮮人4,440名:122)用以鎮壓朝鮮人反抗,並對言論結社自由進行限制。

史稱「武斷統治」時期或「憲兵警察統治期」(헌병경찰통치기)。在武斷統治時期,朝鮮總督府掌握朝鮮半島的立法、行政和軍隊調動權,不受日本內閣控制,直接對日本天皇負責。自大韓帝國淪為日本保護國後,朝鮮民族主義運動興起,義兵運動、國權恢復運動等民族運動持續不斷,因此日本殖民者在併吞朝鮮之後,以鎮壓朝鮮民族主義運動為由,剝奪朝鮮人的權利,實行暴力的憲警統治。:231-232

李王家

李垠與方子女王

朝鮮純宗退位後被封為李王,有介於日本皇族華族之間的「準皇族」待遇。李王李垠與方子女王(後改名李方子)結婚,在東京府赤坂設邸宅。二戰後喪失爵位。

三一運動

1919年高宗去世。3月1日在為高宗舉行國葬時,朝鮮民眾藉機在各地遊行,韓國獨立運動者在京城塔洞公園發表了獨立宣言,要求韓國獨立,是為三一運動。估計約有200萬人參與了遊行。遊行被日本政府暴力鎮壓,被逮捕的人數超過了全朝鮮監獄所能容納的最大人數:根據韓國方面的報告,46,948人被逮捕,7,509人被殺,15,961人受傷;而日本方面的報告則顯示有8437人被捕,553人死亡,1409人受傷。

1919年朝鮮半島爆發了聲勢浩大的挑戰日本殖民統治的起義,隨之而來的是民族主義風潮的空前高漲以及大規模的血腥鎮壓。三一運動的爆發也迫使日本改變了殖民政策。1920年代,日本實行「文化統治」(韓語:문화통치文化統治),按照階層對朝鮮人進行差別對待,培養親日知識分子,煽動階級矛盾,動搖民族主義的根基,因此此時期也被稱為「民族分裂統治期」(韓語:민족분열통치기民族分裂統治期)。《東亞日報》《朝鮮日報》亦在此時期創辦。:233-235

臨時政府

韓國獨立運動者1919年3月21日在符拉迪沃斯托克、4月11日在上海、4月21日在京城成立了大韓民國臨時政府,反抗日本的殖民統治。後來三個組織合而為一,11月4日召開第一次會議,象徵一個有功能的臨時政府的開始。

殖民政策的改變

在獨立運動以鎮壓收場後,日本政府改變了統治策略。受到三一運動大正民主的影響,軍事政府被文人政府替代,容許有限出版自由東亞日報朝鮮日報在1920年創立。為了培養殖民地的人才,總督府在1924年成立了京城帝國大學

1930年代起主要實行「同化政治」,韓國稱為「民族抹殺統治期」(韓語:민족말살통치기民族抹殺統治期)。作為皇民化運動的一部分,日本宣稱「內鮮一體」「日鮮同祖」,向朝鮮人灌輸日本精神,實行思想控制。1939年日本曾頒布「創氏改名」令,允許朝鮮人更改日式姓名中國抗日戰爭以及太平洋戰爭期間,國民精神總動員也適用於朝鮮,日本軍徵召朝鮮籍日本兵。日本提出「大東亞共榮圈」,號召朝鮮人全身心投入「大東亞聖戰」,加強對朝鮮的同化宣傳。:235-238

第二次世界大戰

朝鮮半島歷史
朝鮮半島歷史系列條目
史前
時代
舊石器時代
新石器時代櫛文土器
青銅器時代無文土器


辰國檀君朝鮮
箕子朝鮮
衛滿朝鮮

三國
時代
三韓漢四郡
樂浪
帶方





三國

時代
伽倻




雞林
熊津·安東
南北國
時代
統一新羅渤海

三國
時代
新羅後百濟後高
句麗
高麗王朝
征東行省遼陽行省
朝鮮王朝
大韓帝國
朝鮮日治時期
盟軍託管南北分治時期
大韓民國
朝鮮民主主義
人民共和國

君主 首都
文學史 教育史
電影史 韓醫史
陶瓷史 戲劇史
南韓國寶 北韓國寶

Korea Map.svg朝鮮半島主題

由於朝鮮2000多萬的人口確實是一大人力資源,1943年起,日本開始向朝鮮徵兵。另一方面,許多朝鮮勞工被派到日本樺太東南亞從事勞力工作,許多人至今仍然留在日本和樺太。日本還在朝鮮徵調大量慰安婦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許多朝鮮志願兵加入了中國、美國及蘇聯的軍隊,參與了在中國及太平洋的對日戰爭。大韓民國臨時政府則在1945年2月正式向日本和德國宣戰。

日本投降

1945年美軍轟炸機在廣島市長崎市投下原子彈大日本帝國在8月15日無條件投降,結束了日本對朝鮮半島35年的統治。

隨後,根據當時美國蘇聯兩國秘密達成的雅爾達協議,1945年8月21日,當時的蘇聯軍隊占領了平壤,並佔領三八線以北地區。1945年8月25日美軍登陸仁川,並佔領三八線以南地區。1945年9月8日,美國遠東軍司令部在半島南部成立駐朝鮮美軍政廳(USAMGIK),北部由蘇聯軍事政府託管,盟軍託管朝鮮時期開始。但當時流亡在中國大韓民國臨時政府未能回國組建過渡政府。最終在美國和蘇聯的分別支持下,朝鮮半島在1948年被新成立的大韓民國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三八線為界分割統治。但隨後因爆發美蘇冷戰,1950年爆發了韓戰。最終,韓戰交戰各方於1953年簽訂了《朝鮮停戰協定》,朝鮮半島以三八線為界正式分裂成大韓民國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並持續至今。

行政區劃

朝鮮日治時期行政區劃為十三道制又分為、島,下一級為,再下一級為。朝鮮總督府在朝鮮實行了一系列改造,大規模府郡面統廢合韓語부군면 통폐합,並引入了有限的地方自治。

經濟

朝鮮日治時期,日本在朝鮮半島開展了包括興建基礎設施等的經濟建設。但與此同時,日本開始沒收朝鮮農民的土地,並將其所有權轉讓給移民到朝鮮的日本農民。1912到1937年期間,朝鮮的GDP年增長為4.2%,超過西歐和日本本土。其對外貿易在1911年以向英國進口最多,占39.46%,其次依次為大清美國德國荷屬東印度英屬印度俄羅斯帝國,以向大清出口最多,占54.79%:227

日本吞併朝鮮初期,朝鮮經濟凋敝。為刺激經濟,日本政府免除10年個人所得稅

通貨

貨幣為朝鮮銀行券,匯率與日圓等值。

社會發展

日本在朝鮮修建鐵路醫院學校等。小學從合併前的100所上升到1943年的4271所。人口從1910年的1313萬人發展到1942年的2553萬人。朝鮮人識字率1910年為10%,1936年上升到65%。朝鮮的白丁賤民身份被取消。

交通

慶祝京城-釜山間的鐵路開工之朝鮮人
有大型船舶停靠的仁川港

鐵路

朝鮮半島最早的鐵路是日本與李朝簽訂 "日韓暫定合同條款" 取得鐵道鋪設權, 並於1894年8月20日開始鋪設由首爾漢江西岸的鷺梁津站濟物浦站仁川)的鐵路. 該鐵路於1899年完工後成為京仁線

1905年連接首爾釜山京釜線全線完工通車,1906年為日俄戰爭運送軍事物資及士兵所鋪設的京義線首爾新義州)全線完工通車。

京釜線京義線是為了連接日俄戰爭後日本獲得的南滿鐵路,擔任踏足大陸的幫手的角色。1910年通過合併韓國,日本獲得朝鮮統治權,並開始鋪設京元線中央線湖南線等。

在線路尚不完善的1925年(大正14年)時,為了使得朝鮮的鐵路經濟規範化,當時由南滿洲鐵道管轄、之後由朝鮮總督府所直轄的朝鮮總督府鐵道來管轄、為了地方經濟的發展以及滿足居民的出行需要而修築了多條線路。

朝鮮半島的鐵路亦吸引了前往朝鮮的觀光客、促成許多西式旅館朝鮮酒店的新建。此外,日本在大韓帝國末期未鋪設軌道的京城進行了行政區劃,並且鋪設了路面電車

汽車

巴士和計程車均有行駛。由於日據時代,如日本本土一樣規定靠左行駛,從日本戰敗到現在的北韓大韓民國,規定靠右行駛(參見道路通行方向)。

日本內地和朝鮮半島間,有關釜聯絡船釜山下關間)的多條航線在運航。

航空

日本國籍航空日本航空輸送(大日本航空前身)開闢日本內地與釜山、蔚山、京城等地間的航線,也有滿洲國的滿洲航空。不存在朝鮮本土的航空公司

宗教

朝鮮日治時期,日本人在朝鮮半島興建了數百個日本神社,並強迫朝鮮人到神社參拜,這一政策使朝鮮人信仰基督教的人數大幅增加,這些基督教會支持朝鮮獨立。 日本投降後,神道教的宗教設施被朝鮮人拆除。

文化

博覽會

1915年總督府舉辦了始政五年記念朝鮮物產共進會,1929年又舉行朝鮮博覽會

名產

朝鮮的白菜、山七面鳥()、金剛山的石耳、光州的蘋果、大邱的水梨在當時被評為嘉物。

此外、白頭山特産的篤斯越橘飲用水也獲得高評價。

文學
電影
演劇 舞蹈 音樂

受日本影響,新派劇新劇興起。舞蹈家崔承喜活躍於世界各地。音樂則流行酷似日本演歌的韓國演歌

美術

高羲東(고희동韓語고희동)和金觀鎬(김관호韓語김관호)前往日本留學學習洋畫、使朝鮮接受洋畫。朝鮮總督府也有舉辦朝鮮美術展覧會(鮮展)。

體育

孫基禎1936年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代表日本參賽,並獲得金牌。

廣播

朝鮮放送協會以日語和朝鮮語播放節目。

流行

姓名

原有的命名習慣廢除後、京城開始跟日本內地一樣將女性名字取作「某某子」。 (史美子韓語사미자金明子韓語김명자李敬子韓語이경자 (1939년)李光子韓語이광자李美子李民子韓語이민자 (배우)等)。

飲料

大日本啤酒與當地資本共同出資的韓國啤酒 (現海特啤酒)成立。此外、麒麟啤酒子公司昭和啤酒 (現OB啤酒)也成立。上述兩家公司使韓國的啤酒普及。

間諜

朝鮮北部國界地帶,與蘇聯隔著圖們江,日蘇間的間諜戰時常上演。

觀光地

由於交通發達、對觀光地有廣泛關注。

賞花名所
  • 東莢溫泉
  • 大邱 達城公園
  • 水原 西湖付近 華虹門
  • 京城 昌慶苑 奨忠壇
  • 素砂 其付近
  • 仁川 月尾島
  • 開城 鉄道公園 彩霞洞
  • 桂東 成佛寺
  • 平壌 牡丹臺
  • 義州 統軍亭
  • 鎮南浦 三和花園
  • 扶餘 其付近
  • 群山 公園
  • 長城 公園
  • 木浦 儒達山
  • 場山 市街一帯
  • 鎮海 市街一帯
  • 全州 吉野山
  • 全南光州 公園
  • 東村 其付近
  • 蔚山 鶴城公園
  • 倉洞 牛耳洞
  • 元山 市街一帯
  • 會文 駅付近
  • 松興溫泉
海水浴場
  • 釜山 松島
  • 水営
  • 海雲臺
  • 仙川 月尾島
  • 木浦 儒達ヶ浦 外達島
  • 馬山
  • 鎮海 千代ヶ濱
  • 浦項
  • 松田
  • 元山 葛麻半島 松濤園
  • 西湖津
  • 夢金浦
  • 九味浦
  • 大川 軍入里
  • 熊川 武昌浦
水郷
  • 新灘津 錦江岸
  • 梅浦 錦江岸
  • 安養プール
  • 東林 瀑布 薬水
  • 白馬 三橋川
  • 東村 駅付近
  • 三防峽 瀑布 薬水
  • 釋王寺 薬水
新綠與紅葉名所
  • 霊驚山
  • 金井山
  • 伽倻山
  • 俗離山
  • 鶏龍山
  • 冠岳山
  • 天魔山
  • 牡丹臺
  • 白馬山
  • 妙香山
  • 內蔵山
  • 白羊寺
  • 邊山
  • 智異山
  • 金剛山
  • 道峯山望月寺
  • 逍遙山
  • 三防峽
  • 釋王寺
  • 七寶山
  • 長壽山
溫泉
  • 海雲臺溫泉
  • 平山溫泉
  • 龍岡溫泉
  • 陽徳溫泉
  • 馬金山溫泉
  • 金剛山溫井裡溫泉
  • 業億溫泉
  • 松興溫泉
  • 朱乙溫泉
  • 湯陽溫泉
  • 白川溫泉
  • 延安溫泉
  • 信川溫泉
  • 三泉溫泉
  • 松禾溫泉
  • 安岳溫泉
  • 達泉溫泉
登山
滑雪場
  • 三防滑雪場
  • 外金剛滑雪場
  • 元山新豊里滑雪場
  • 川內里滑雪場
  • 旺場滑雪場
  • 城津滑雪場
露營場
  • 海雲臺
  • 智異山
  • 天魔山麓
  • 長壽山
  • 逍遙山
  • 三防
  • 元山
  • 松田
  • 金剛山

主要建築

名稱(圖片建造時間現況
朝鮮總督府廳舍
朝鮮総督府庁舎
조선총독부청사
Japanese General Government Building.jpg1926年曾為中央廳國立中央博物館使用。1996年間拆除,僅保留尖塔等遺構轉由天安市獨立紀念館韓語독립기념관 (대한민국)展示。現址為景福宮興禮門等外廷建築。
朝鮮銀行
朝鮮銀行
조선은행
Bank of Chosen.JPG1912年獨立後作為韓國銀行總部,2001年設置為韓國銀行貨幣博物館
京城站
京城驛
경성역
Seoul station (OLD).JPG1925年2003年停用,原建築活化為「文化站首爾284」複合式藝術文化設施。
朝鮮酒店
朝鮮ホテル
조선호텔
Chosen Hotel.JPG1914年1970年拆除原建築,現址為威斯汀朝鮮酒店。飯店花園仍保留大韓帝國時期的圜丘壇等古蹟。
朝鮮總督府博物館
朝鮮総督府博物館
조선총독부박물관
Government-General museum in Keijo.jpg1915年因應景福宮復舊計畫,1995-1996年間拆除。原文物轉由國立中央博物館收藏。現重建成景福宮資善堂等東宮殿址。
京城郵便局
京城郵便局
경성우편국
Keijo Post Office.jpg1915年韓戰期間嚴重損毀,1957年拆除。現址為首爾中央郵便局大樓。
丁字屋百貨店
丁字屋百貨店
조지야백화점
Chojiya Department Store.JPG1937年戰後為美都波百貨店韓語미도파백화점,現為樂天百貨 (Young Plaza)。屢次翻修尚存「丁字屋」外觀。
京城府廳
京城府庁
경성부청
Keijo City Hall.JPG1926年曾為首爾市政府舊廳舍,2012年新廳舍落成後,舊市府被列為國家文化財,並改建為首爾圖書館
京城府民館
京城府民館
경성부민관
Keijo Public Hall.JPG1935年現為首爾特別市議會韓語서울특별시의회廳舍。
三越百貨店
三越百貨店
미쓰코시백화점
Shinsegaedept01.jpg1930年現為新世界百貨總店

統計

1935年國勢調查民籍國籍別人口
面積
(km²)
人口 (人)人口密度
(人/km²)
朝鮮籍內地籍外地籍外國籍
樺太現中國臺灣省中國滿洲國其他
京畿道12,816.912,277,999160,56951612,3632105292,451,691191
忠清北道7,418.69950,2078,653016001712959,490129
忠清南道8,097.321,498,44026,529011,8248231,526,825189
全羅北道8,529.181,570,18634,861102,11919501,607,236188
全羅南道13,881.122,462,46744,697011,08726682,508,346181
慶尚北道18,986.292,517,23944,602031,3379612,563,251135
慶尚南道12,307.932,153,67593,400001,03660572,248,228183
黃海道16,734.471,650,53920,155043,39786331,674,214100
平安南道14,929.921,421,88741,868725,1524722431,469,63198
平安北道28,440.881,659,44724,61991117,1189,0171311,710,35260
江原道26,266.171,590,44814,0130074244271,605,27461
咸鏡南道31,988.281,663,37351,2271326,0028442151,721,67654
咸鏡北道20,343.56792,19553,81213775,786773114852,82442
朝鮮220,740.7222,208,102619,0051724858,56311,5851,56322,899,038104
1935年國勢調查國籍別外國人人口
人口 (人)
中國 滿洲國 美國 英國 蘇聯其他
京畿道12,363210201825918713,102
忠清北道600174512629
忠清南道1,8248120291,855
全羅北道2,11919471022,188
全羅南道1,087265410401,181
慶尚北道1,33792724281,407
慶尚南道1,036602274241,153
黃海道3,397861318203,516
平安南道5,1524721881823145,867
平安北道17,1189,0178720141026,266
江原道7424415714813
咸鏡南道6,002844171023937,061
咸鏡北道5,7867739627726,673
朝鮮58,56311,58567629814444571,711

參見


本頁面最後修訂於2023-06-15 13:32,點擊更新本頁查看原網頁

本站的所有資料包括但不限於文字、圖片等全部轉載於維基百科(wikipedia.org),遵循 維基百科:CC BY-SA 3.0協議


頂部

如果本頁面有數學、化學、物理等公式未正確顯示,請使用Firefox瀏覽器或者Safari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