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維百科

朝鮮世宗 本文重定向自 朝鲜世宗

朝鮮世宗
朝鮮國第4代國王
在位期間:1418年-1450年
前任:朝鮮太宗
繼任:朝鮮文宗
Sejong the Great Bronze statue 02.JPG
世宗大王銅像
年號永樂洪熙宣德正統景泰
(沿用明朝年號)
姓名李祹
封號忠寧君→忠寧大君
元正
出生(1397-05-07)1397年5月7日
太祖六年四月十日)
立世子1418年
逝世1450年3月30日(1450歲-03-30)(52歲)
(世宗三十二年二月十七)
廟號世宗
諡號莊憲英文睿武仁聖明孝大王
陵墓英陵韓語영녕릉
父親朝鮮太宗
母親元敬王后閔氏
王后昭憲王后沈氏
同胞兄弟讓寧大君李褆
孝寧大君李補
誠寧大君李褈
同胞姊妹貞順公主
慶貞公主
慶安公主
貞善公主

朝鮮世宗韓語:조선 세종朝鮮世宗 Joseon Sejong;1397年5月7日-1450年4月8日)姓,諱韓語:이도李祹 Yi Do),字元正韓語:원정元正 Wonjeong),朝鮮王朝的第4代國王,1418年至1450年在位。在位期間,世宗發明了訓民正音,對韓國之後的語言和文化發展帶來深遠影響。韓國人認為他對國家貢獻巨大,後世的韓國史學家通常都尊稱他為世宗大王韓語:세종대왕世宗大王 Sejong Daewang),同時,他也被稱為「海東堯舜」。

死後廟號世宗明朝諡號「莊憲」,朝鮮加諡曰「莊憲英文睿武仁聖明孝大王」(韓語:장헌영문예무인성명효대왕莊憲英文睿武仁聖明孝大王 Jangheon yeongmun yemu inseong myeonghyo daewang)。

生平經歷

世宗生於1397年(洪武三十年,朝鮮太祖六年)四月十日,是朝鮮太宗元敬王后閔氏的第三個兒子。1408年,(永樂六年,朝鮮太宗八年),12歲時被封為忠寧君,和沈氏(後來的昭憲王后)結婚。1413年進封忠寧大君

世宗才華橫溢,很受太宗喜愛。相反世宗的兩位兄長卻毫無王者風範,並粗魯阻撓太宗傳位給世宗。兩人後來被逐出宮。太宗長子讓寧大君隱居深山,二子則剃髮出家。1418年,太宗禪讓,世宗即位,不過太宗在宮內仍掌握軍事大權直到其1422年去世。

世宗在位期間,朝鮮社會文化得到長足發展,國家繁榮強大。世宗被認為是朝鮮王朝的最出色的國王之一,因此被尊稱為「世宗大王」。

1450年世宗去世,初葬廣州獻陵,1469年睿宗將其移葬驪州城山英陵。

主要成就

鞏固軍事

1419年5月,世宗在太宗的建議下,發起己亥東征,目的是清除對馬海峽倭寇的侵擾。此役朝鮮軍擊斃倭寇700名、逮捕110名,並釋放了至少140名被倭寇抓走的中國人。朝鮮方面則有180人陣亡。1419年9月,對馬海峽倭寇首領平真盛被捉獲,並押到朝鮮王宮。1443年,癸亥條約簽訂,對馬海峽倭寇首領接受朝鮮王朝對該海域的宗主權,而朝鮮方面也給與平氏倭寇在對馬海峽與朝鮮的貿易優先權。

在北部邊疆,世宗下令修建了四郡六鎮以加強邊防。世宗還制定了諸多鞏固國防的法規,並倡導新武器的發明和發展。在世宗的帶領下,朝鮮研製出了許多火箭及火炮,如對神機箭的改造。

1433年,世宗派金宗瑞擊敗女真兀狄哈部落,鞏固了對朝鮮半島東北部咸鏡道等地方的統治。目前朝鮮半島的領土基本上與世宗時期相符。

發展科技

蔣英實為世宗研製的水鐘模型
蔣英實為世宗研製的渾天儀日晷

世宗時期朝鮮的科學技術得到迅猛發展。世宗下令讓人整理朝鮮半島各地的農耕技術,並編定成書,以幫助農民提高農業產量。1429年在世宗監督下寫成的《農事直說》是朝鮮第一部農書,記錄了種植、收穫、播種和土壤處理等農業技術。世宗還根據朝鮮的經濟狀況,調節農稅。使農民可以用心耕作,不用擔心農民稅。宮廷儲糧有盈餘時,世宗還會將餘糧發放給窮人。

世宗時期朝鮮有一位有名的發明家蔣英實。蔣英實天資聰明但出身低微。世宗的父親太宗發現蔣英實的才華後立即將其叫到宮中授予官職,並命其進行發明。太宗此舉受到宮內大臣的抗議,認為像蔣英實出身這麼低微的人是不可以給與此地位的。但世宗卻對蔣英實充滿信心。在世宗的支持下,蔣英實參考中國和阿拉伯典籍研製出朝鮮王朝自己的水鐘渾天儀日晷

蔣英實最著名的發明是他1442年發明的朝鮮半島歷史上第一個雨量計,一個用於測量雨水的標準體積的容器。不過他的發明並沒有保留下來。現存最早的雨量計是1770年朝鮮英祖時期製作的。據《承政院日記》記載,朝鮮英祖希望恢復朝鮮在世宗時期的繁榮。在世宗時期的年鑑中,英祖發現了雨量計,於是下令複製。

世宗還下令改革曆法,將朝鮮曆法緯度從北京改為漢城。新的曆法使朝鮮天文學家更加準確預定日食月食的時間。

世宗時期,朝鮮傳統醫學也得到很大發展。《醫方類聚》和《鄉藥集成方》的發表被一些歷史學者認為是朝鮮傳統醫學與中醫的分水嶺。

文化

語言文學

世宗大力倡導朝鮮臣民學習文學。世宗在景福宮建立集賢殿,親自選拔人才進行各種的學術研究。

其中最著名的是1443年的《訓民正音》的編輯和諺文書寫系統的發明。

朝鮮諺文的發明大大提高了朝鮮平民的文化普及.世宗本人的文學水平很高,著有《龍飛御天歌》及《釋譜詳節》等書。

取締伊斯蘭教

1427年農曆四月初四,禮曹建議取締伊斯蘭教服裝、祝頌禮,世宗表示贊成。高麗時期,元朝穆斯林蒙古人進入高麗,傳播伊斯蘭教,李朝初期,沿襲了高麗的做法,允許伊斯蘭教禮儀朝賀,惟因憂慮影響朝鮮的儒教文化,至此被取締。此後伊斯蘭教在韓國幾乎不存在。在20世紀大韓民國成立後,為引進外來勞工才重新引入。

家庭成員

王后

稱號生卒年本貫父母備註
昭憲王后沈氏1395-1446青松靑川府院君沈溫
三韓國大夫人順興安氏
誕八子二女。

後宮

稱號生卒年本貫父母備註
慎嬪金氏1406-1464淸州金元
朔寧高氏
誕六子二女。
愍貞嬪楊氏
(惠嬪楊氏)
?-1455淸州楊景
李氏
誕三子。
令嬪姜氏?-1483晉州誕一子。
貴人朴氏?-?密陽朴剛生
坡平尹氏
貴人崔氏?-?全州崔士儀
順天朴氏
初封明懿宮主,世宗十年改封貴人。
淑儀曺氏?-?
昭容洪氏?-?兄長洪有勤
淑容洪氏?-1452
淑媛李氏?-?
尚寢宋氏1396-1463
司記車氏?-1444世宗26年遭雷擊喪命。

子女

稱號生年卒年生母配偶備註
嫡長子文宗大王14141452昭憲王后顯德王后安東權氏朝鮮第五代君主。
嫡二子世祖大王14171468貞熹王后坡平尹氏朝鮮第七代君主。
嫡三子安平大君14181453府夫人迎日鄭氏
(?-1453年)
字淸之,號匪懈堂、琅玕居士。端宗元年賜死,英祖年間復官,諡章昭。正祖時配享於莊陵忠臣壇。
嫡四子臨瀛大君14201469宜寧南氏
齊安府夫人全州崔氏
字獻之,諡貞簡。外孫女是燕山君之妻廢妃慎氏,外曾孫女是中宗元妃端敬王后
嫡五子廣平大君14251444永嘉府夫人平山申氏
(1426年-1498年)
①字煥之,號明誠堂,諡章懿。
②過繼給叔公撫安大君李芳蕃(太祖之子,早夭)為嗣。
庶長子和義君1425令嬪姜氏郡夫人密陽朴氏字良之。世祖三年遭流放,中宗年間復官,英祖年間諡忠景。正祖時配享於莊陵忠臣壇。
嫡六子錦城大君14261457昭憲王后完山府夫人全州崔氏試圖幫助端宗復位,於世祖三年賜死,英祖年間諡貞愍。正祖時配享於莊陵忠臣壇。
庶二子桂陽君14271464愼嬪金氏旌善郡夫人淸州韓氏
(1426年-1480年)
字顯之,諡忠昭。妻子是昭惠王后之姊。
嫡七子平原大君14271445昭憲王后江寧府夫人南陽洪氏①字珍之,號謹行堂。初諡靖德,後改定憲。
②早逝無子,以姪孫齊安大君李琄為嗣。
庶三子義昌君14281460愼嬪金氏梁源郡夫人延安金氏諡剛悼。外孫為成宗女婿高原尉申沆。
庶四子漢南君𤥽14291459惠嬪楊氏安東郡夫人權氏世祖三年遭流放,五年病逝。英祖年間諡貞悼。正祖時配享於莊陵忠臣壇。
庶五子密城君14301479愼嬪金氏豊德郡夫人驪興閔氏
(1428年-1497年)
字文之,初諡章孝,後改孝僖。
庶六子壽春君14311455惠嬪楊氏榮川郡夫人迎日鄭氏諡安悼。
庶七子翼峴君14311463愼嬪金氏金堤郡夫人平壤趙氏字光之,諡忠成。
嫡八子永膺大君14341467昭憲王后帶方府夫人礪山宋氏
春城府夫人海州鄭氏
庶八子永豊君14341457惠嬪楊氏郡夫人順天朴氏妻子是死六臣之一的朴彭年之女。世祖三年遭流放,肅宗時期復官,後諡貞烈。正祖時期配享於莊陵忠臣壇。
庶九子寧海君14351477愼嬪金氏林川郡夫人平山申氏初名璋,後改瑭。諡安悼。
庶十子潭陽君14391450早卒。初諡懷簡,後改夷哀。姪子江陽君李潚為後嗣。

稱號生年卒年生母配偶備註
嫡長女貞昭公主14121424昭憲王后早卒追贈公主。
嫡二女貞懿公主14151477延昌尉安孟聃
(1415年-1462年)
庶長女貞顯翁主14251480尙寢宋氏鈴川君尹師路
(1423年-1463年)
王女1429早夭,無封號。
王女14301431司記車氏早夭,無封號。
王女慎嬪金氏早夭,無封號。
庶二女貞安翁主1461淑媛李氏靑城尉沈安義
(1438年-1476年)

後世紀念

世宗陵英陵
一萬韓元上的世宗頭像

由於世宗對韓國的影響之大,今日的韓國,有許多事物以紀念世宗大王來命名。10000韓圓紙幣韓語10000원 지폐的正面圖案即為世宗大王頭像。在韓國首都首爾,以世宗命名的設施有世宗文化會館世宗路等。

韓國國軍世宗大王級驅逐艦以世宗命名。

韓國的南極科學考察站世宗科學基地以世宗命名。

韓國從2007年起籌建的新行政首都也以世宗之名稱為「世宗特別自治市」。

國際跆拳道聯盟共有二十四套拳法,其中的一個套路也為紀念他而命名為「世宗」。

相關影視作品

參考資料

相關條目

外部連結

朝鮮世宗
前任:
朝鮮太宗
朝鮮王朝國王
1418年-1450年
繼任:
長子朝鮮文宗

本頁面最後修訂於2023-03-11 03:26,點擊更新本頁查看原網頁

本站的所有資料包括但不限於文字、圖片等全部轉載於維基百科(wikipedia.org),遵循 維基百科:CC BY-SA 3.0協議


頂部

如果本頁面有數學、化學、物理等公式未正確顯示,請使用Firefox瀏覽器或者Safari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