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韓核問題
北韓(朝鮮)核問題是指自1990年代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開發核應用能力而引起的地區安全和外交等一系列問題,相關方為美國、大韓民國、中華人民共和國、俄羅斯和日本。2006年10月9日北韓不顧國際社會的反對,進行了核試驗。截至2017年,北韓共進行了6次核試驗,並於2017年完成了洲際飛彈試射,但沒有進行過兩彈結合實驗。2018年4月21日,北韓對外宣布「核武器兵器化完結得到了檢驗」,並將停止核試驗和洲際彈道火箭試射,廢棄北部核試驗場。
早期背景
北韓先天有發展核武的最大優勢,也就是它自產鈾礦,光是平壤附近的順川和博川礦山就是中型鈾礦;該兩處礦藏就近位於首都重兵力的防禦範圍內,除非全面開戰否則不可能以任何有限規模戰爭拿下。
北韓在1956年與前蘇聯締結「核能研究合作計畫」並每年派遣數十名科學家到莫斯科的「杜布納核子研究中心」學習,更與東歐各國進行技術交流。1962年在距平壤北方90公里的寧邊地區設立核能研究所興建反應爐,積極進行核能的研發工作。北韓於1974年加入國際原子能機構,隨後於1985年加入《不擴散核武器條約》。約在1980年代初開始在寧邊建造第二座反應爐,這個5000萬瓦的研究反應爐於1987年開始運轉每年可生產約700公斤的鈽,有潛力足以每年製造一到兩枚核武器。
1991年北韓主動提出朝鮮半島無核化,因為當時韓國也準備研製核武器,而且美國在韓國布署了戰術核武器。1991年12月31日,南北韓簽定《關於半島無核化協議》。1992年1月,又簽訂《保障監督協定》,北韓接受國際原子能機構的監督並多次接受其核查。
在這場與美國與韓國的談判交易中,北韓被國際媒體稱為獲利者。一、北韓阻止了韓國開發核武器的計劃;二、美軍終於撤掉了部署在韓國的戰術核武器。
北韓建國領導人金日成認為發展核武可鎮住韓國,在統一朝鮮半島時可阻止美國干預。
2007年3月17日,北韓在國際核談判中告訴代表,它準備關閉其主要核設施。 該協議是在2003年開始的一系列六方會談後達成的,涉及北韓、南韓、中國、俄羅斯、日本和美國。根據該協議,將提交其核計劃清單,並打算把核設施將禁用,以換取燃料援助和與美國和日本的正常化談判,由於與美國在三角洲銀行的爭端,這從4月推遲,但7月14日,國際原子能機構檢查員確認北韓寧邊核反應爐關閉,因此北韓開始接受援助。 該協議於2009年在北韓發射衛星後破裂。
2009年4月,有報導稱北韓已成為「成熟的核大國」,國際原子能機構總幹事穆罕默德·巴拉迪同意這一觀點,2009年5月25日,北韓進行了第二次核試驗,導致爆炸估計在2至7千噸之間,2009年的試驗與2006年的試驗一樣,據信發生在北韓東北部吉州郡萬塔山。 這是在試驗場發生的地震中發現的。
北韓的政策立場是,核武器「永遠不會被濫用或用作先發製人的打擊手段」,但如果「試圖對我們訴諸武力」,北韓可能會使用其「最強大的進攻力量,提前懲罰他們」。 這不是完全不首先使用的政策。
朝核發展
核爆 | 日期 | 當量 |
---|---|---|
北韓一次核試 | 2006/10/09 | 1Kt |
北韓二次核試 | 2009/05/25 | 2Kt-6Kt |
北韓三次核試 | 2013/02/12 | 6Kt-7Kt |
北韓四次核試 | 2016/01/06 | 7.4Kt-16Kt |
北韓五次核試 | 2016/09/09 | 10Kt-30Kt |
北韓六次核試 | 2017/09/03 | 100Kt |
二戰小男孩原子彈 | 1945/08/06 | 13Kt |
二戰胖子原子彈 | 1945/08/09 | 21Kt |
美國從1970年代起就關注北韓的核項目,1988年下半年美國正式對國際宣稱北韓有可能正在開發核武器項目的訊息,此舉立刻引起北韓當局的強烈反應和國際社會的廣泛關注。
高濃鈾項目
北韓擁有鈾礦,估計含有400萬噸高品位鈾礦石。
據美國情報官員稱,據稱巴基斯坦總理貝娜齊爾·布託在1990年至1996年左右通過巴基斯坦前頂級科學家阿卜杜勒·卡迪爾·汗向北韓提供了存儲在 CD 上的關於鈾濃縮和信息的關鍵數據,以換取導彈技術。佩爾韋茲·穆沙拉夫總統和肖卡特·阿齊茲總理在2005年承認,汗向北韓提供了離心機及其設計。 2008年5月,此前供認主動提供數據的可汗收回供詞,稱巴基斯坦政府強迫他成為「替罪羊」。他還聲稱,在他訪問北韓之前,北韓的核計劃已經非常先進。
HEU計劃於2002年10月公佈,當時美國向北韓官員詢問該計劃。根據協議框架,北韓明確同意凍結鈽計劃(特別是其「石墨慢化反應爐和相關設施」)。該協議還承諾北韓執行《朝鮮半島無核化聯合聲明》,其中兩國承諾不擁有濃縮或後處理設施。美國辯稱,北韓違反了其不擁有濃縮設施的承諾。
2002年12月,美國以北韓不遵守規定為由說服KEDO委員會暫停燃料油運輸,導致協議框架終止。作為回應,北韓宣布計劃重啟處於休眠狀態的核燃料加工項目和平壤以北的發電廠。此後不久,北韓驅逐了聯合國核查人員,並宣佈單方面「退出」《不擴散核武器條約》。
2007年,布希政府的一位官員評估說,雖然對北韓獲得可用於「生產規模」鈾計劃的材料仍有「高度信心」,但只有「中等信心」水平,例如存在生產規模的鈾(而不僅僅是鈽)計劃。
可能的第一個鈾濃縮設施於2002年在美國情報部門稱為康山/千里馬的地點開始建設,並可能在2003年完成並開發或運行初始氣體離心機級聯。美國情報部門多年來一直懷疑該設施。據報導,平山的平山鈾礦和濃縮廠是鈾礦石變成黃餅的地方。
2021年9月15日,據CNN報導,北韓正在擴大寧邊的鈾濃縮設施,擴建1000平方米,以增加1000台離心機,這將使高濃縮鈾的產量每年增加高達25%,如果離心機將被升級米德爾伯里國際研究所武器專家兼教授傑弗裡·劉易斯認為,離心機,高濃鈾產量的增加將是巨大的。
第一次朝核危機
1994年5月30日,聯合國安理會提出對北韓進行核項目調查並對其進行制裁。1994年6月,前美國總統吉米·卡特前往平壤斡旋後,美國總統柯林頓與北韓政府達成了《朝核問題框架協定》此一協議,是北韓核危機的直接淵源。按照《朝核問題框架協定》的要求北韓必須凍結其各種核項目,並在所有核設施上加裝監控系統,禁止一切關閉項目的重啟。然而美、日、韓三國協助北韓拆卸石墨反應爐並幫助朝建設兩座輕水反應爐和每年提供重油的承諾一拖再拖。北韓認為美國對條約沒有誠意,只是想箝制北韓發展。
這兩座反應爐的發電能力約為2千兆瓦。對外資訊有稱無法順利進行的原因中約為45億美元的資金缺口是一個不小的因素。2002年8月輕水反應爐僅在北韓平壤奠基。在此之前北韓與美國就反應爐的建設資金分攤問題討價還價。
第二次朝核危機
美國共和黨一向反對朝核問題框架協定,認為無法解決北韓核問題。總統小布希上台後2002年初把北韓列為「邪惡軸心」並將北韓列為核打擊對象之一。2002年10月,美國根據情報研判掌握了北韓仍在秘密研製核武器的證據,從而對北韓核項目再次提出異議。北韓當局當即承認了美國的指控,但又坦承在巴基斯坦協助下秘密發展核武。隨即引起國際社會對此的關注,朝美關係再次陷入僵局。由於北韓當局堅持能源短缺理由,拒絕美國提出的先停核項目,再談能源問題的提議,北韓核危機正式爆發。
北韓與大規模殺傷性武器 |
北韓核問題 |
---|
美朝關係 · 先軍政治 |
中國大陸在北韓核危機方面採取比較主動積極的態度,發起在北京舉行的北韓問題六方會談。2005年2月,北韓在官方電視台的新聞節目中正式宣布國家擁有核武器。9月13日開始的第四輪北韓問題六方會談第二階段會議取得顯著成果,與會各方一致通過《第四輪六方會談共同聲明》,其中在該聲明第一條中,北韓方面承諾:放棄一切核武器及現有核計劃。在第二天,北韓外務省又發表聲明:在北韓重新加入《不擴散核武器條約》(NPT)前,美國應該向北韓提供輕水反應爐。而美方表示:在北韓放棄核武器、重返《不擴散核武器條約》並履行安全保障措施協定前,任何國家都不能與其開展輕水反應爐等核合作。
2006年7月5日,北韓在無預警情況下試射大浦洞二號、蘆洞及飛毛腿導彈七枚導彈,並全部落入日本海。10月9日上午9點35分33秒,北韓在咸鏡北道吉州郡舞水端裡一座360米高的山的地下水平坑道進行了一次地下核爆。造成一次規模芮氏3.6級的人工地震,相當於800噸三硝基甲苯炸藥(TNT)爆炸產生的震度,核試後消息對東南亞股市造成即時短暫的負面影響(南韓股市受影響較嚴重,中國大陸股市則逆勢向上)。10月14日,聯合國安理會一致通過關於北韓核試驗問題的第1718號決議。決議對北韓核試驗表示譴責,要求北韓方面放棄核武器和核計劃,立即無條件重返六方會談,並決定針對北韓方面核、導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相關領域採取制裁措施。
2007年7月14日,北韓關閉了寧邊核設施。7月15日,國際原子能機構的核查人員確認,北韓關閉了寧邊核設施的核心反應爐。
2008年6月26日,北韓政府向六方會談代表團提交其國內核子專案及核子設施清單,美方允諾將北韓從「支持恐怖主義國家」的名單中除名,並解除「敵國貿易法」中相關貿易製裁。10月11日,美方認為美國和北韓之間,關於「恢復國際檢查的談判」目的已達到,同意把北韓從「支持恐怖主義國家」名單上除名。
2009年4月,聯合國安理會譴責北韓發射了一枚飛越日本的遠程火箭。北韓則聲稱重新啟動其鈽濃縮反應爐,並命令在其主要核設施內的國際監督人員離境。
2009年5月25日上午,北韓再次進行了一次核試驗。6月12日,聯合國安理會一致通過1874號決議,對北韓再次進行核試爆提出最嚴厲譴責,要求北韓立刻停止核武計畫及試射彈道飛彈,加強對北韓的經濟制裁,並授權各國可攔檢北韓的可疑船隻及貨物。
2013年2月12日,北韓進行了第三次核試驗。3月11日宣布朝鮮停戰協定完全無效,進入準戰爭狀態。
2014年11月18日,聯合國第三委員會第一次通過有關北韓人權問題的決議案後,北韓當局對此表示「強烈抗議」,並聲稱無法克制核試驗。在此情況下,有分析指出,北韓開始準備重新啟動寧邊的廢核燃料再處理設施。但是韓國國防長官韓民求對此表達消極態度。
2015年3月22日,北韓駐英國大使玄鶴峰接受英媒專訪;表示北韓隨時可以發射核飛彈,並認為若是半島發生戰爭就一定是核戰爭,美國無權自己有核武同時又阻止他國有核武。該言論暗示北韓核武小型化已經完成,可以裝於飛彈,但沒有舉出實證之前國際持懷疑態度。2015年9月15日北韓方面宣布寧邊核設施已經重啟完成產能大增,若美國和其同盟繼續威懾北韓將在「核雷聲」中驚醒。
2016年1月6日,北韓方面宣佈半島有史以來第一枚氫彈試驗成功。但爆炸當量根據外界偵測似乎只達到原爆等級,遠不及氫彈爆炸,然而也有分析表示可能是一種小型可攜帶氫彈,以低威力換取超小型的體積,容易運輸和隱藏,甚至販賣給恐怖組織。隨後韓國媒體披露北韓曾於1970年代在平安北道香山郡妙香山地區興建地下核武庫。3月2日,聯合國安理會全票通過第2270號決議,對北韓實施嚴厲制裁。9月9日,北韓方面再次宣佈核試驗成功,被認為是歷次核試驗中規模最大的一次。
2017年4月,唐納·川普政府計劃改變美國對北韓二十多年的政策。為應對即將到來的北韓第六次核試驗,美國2個航母戰鬥群開向朝鮮半島,並對北韓提出嚴正警告。7月4日美國國慶,北韓試射了一枚飛彈,飛行高度達2,802千米,而飛行距離為933公里,在飛行39分鐘後準確擊中目標,眾多軍事專家分析這已經是理論上的洲際飛彈,可以打到夏威夷和阿拉斯加等美國邊緣領土。7月7日的央視一專題節目裡,中國大陸專家表示「北韓已經跨入洲際飛彈門檻,只是美國不敢承認。」9月3日中國大陸召開金磚國家會晤,美國總統忙於南方颶風哈維救災,北韓進行第六次試爆當量達100kt以上聲稱為氫彈,但國際學者還在確認中。
2018年4月21日,北韓宣布終止核彈和洲際飛彈試驗,關閉北部核試驗場。北韓方面宣布不受核威脅挑釁絕不使用核武器,不泄漏核武器和核技術。
2018年5月24日平壤時間上午11時,北韓方面以爆破方式拆除豐溪里核試驗場,核試場正式關閉,包括中美韓等五國媒體獲邀出席關閉儀式。
2022年3月24日,北韓在平壤國際機場成功進行了「火星-17」型洲際彈道飛彈試射。考慮到周邊國家的安全,該飛彈採取了高角度發射方式,上升高度為6248.5公里,飛行時間67分鐘,飛行距離1090公里,最後落在北韓東部公海的預定目標水域。
2022年9月8日,北韓最高人民會議頒布關於核武力政策的法律。該法律提到核武力是北韓的「國家防衛力量的中樞」,並且授權軍隊可以進行預防性核打擊。
中華人民共和國立場
2017年4月份北韓問題有所升級,全國人大外事委主任傅瑩在美國重要智庫布魯金斯研究院發表論文《朝鮮核問題:過去、現在和未來——中國視角》,系統性闡明許多立場。首先列出了事件終極只有三種路線的可能性:
第一可能 | 第二可能 | 第三可能 |
---|---|---|
美國為首國家不斷制裁升級 惡性循環到達臨界點。 | 美日韓最希望看到的是北韓政權垮台。 | 重啟有誠意的談判解決問題,並重視北韓提出的訴求。 |
美國只能採取自己都未知後果的極端行動,或是乾脆承認北韓核武地位。 | 中方判斷此一事態幾乎永無可能,其國民基本生存問題已經解決,其實北韓內部有進行一些經濟改革,飢荒也早已是遙遠的歷史事件,只是西方媒體刻意忽略。 | 現在的核武進展下此一談判相比10多年前已經非常困難,但對話總是有機會,若是美國能開出重大讓步,棄核還是有可能。 |
傅瑩認為中國大陸外交部多次表明半島「生戰生亂」是不被容忍,且生戰生亂者將付出代價,中俄不會袖手旁觀,其實已經暗示想透過武力解決北韓者恐怕事情不會想像中簡單,想輕鬆取勝的機會也根本不存在。所以目前掉入困局其實不是中國大陸而是美韓,同時也在論文中列舉了事件幾個轉折點美國犯下的錯誤。
- 1988年漢城奧運舉行後當時蘇聯和中國大陸都改善了和南韓關係,相比之下美日並沒掌握住和北韓關係正常化的時機以引導其內部事態。
- 美方於柯林頓總統時曾派遣國務卿前往平壤,雙方甚至談及互設聯絡處,但後美國忙於中東事務而錯過時機。
- 小布希總統對平壤的強硬政策和利比亞格達費放棄發展核武最終卻被殺的命運,讓北韓放棄對西方的幻想。
- 2004年9月南韓承認曾祕密提煉濃縮鈾,但國際原子能機構並沒對南韓採取任何一點行動,採雙重標準讓北韓放棄對國際機制的幻想。
2017年5月6日央視《防務新觀察》節目中再次強調,朝核問題是美國與北韓雙方問題,中國大陸不是主角也不對結局承擔任何責任。9月份六次核試後中國大陸領導人習近平接到德國總理梅克爾電話時表示「事實一再證明,朝核問題最終只能透過和平對話解決」表明了立場,梅克爾表示願看到事情往和平方向推進。
參見
- 北韓核試驗列表
- 第一次朝核危機 / 2006年北韓核試驗 / 2009年北韓核試驗 / 2013年北韓核試驗
- 六方會談
- 先軍政治
- 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科技
- 慶元河 - 首派發展核計劃的科學家,有傳他已流亡到美國。
- 李濟善 - 原子能總局局長、內閣原子能工業部部長,被稱為「北韓原子能界之父」。
- 核武器擴散
- 伊朗核問題
- 2021年推動北韓建設核電站文件案
- 對北韓的制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