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赐履
|
大清太子太保东阁大学士兼吏部尚书
|
籍贯
|
湖广孝感县
|
字号
|
字敬修,一字青岳,号素九,别号愚斋
|
谥号
|
文端
|
出生
|
崇祯十年丁丑正月初三日(1637年1月28日) 湖广承宣布政使司孝感县
|
逝世
|
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 江苏省江宁县
|
出身
|
|
著作
|
|
熊赐履(1637年1月28日-1709年),字敬修,一字青岳,号素九,别号愚斋,湖北孝感人,祖籍江西南昌,明末清初理学名家、官员,官至东阁大学士兼吏部尚书。以康熙帝老师的名义,曾经拉拢过顾炎武,有书简往来。
生平
孝感熊氏为望族。父熊祚延是明末生员,曾组织团练,不屈而死。张献忠入湖广时,熊赐履家中数十口被杀,熊赐履随母活命。
顺治丁酉科二名举人,顺治十五年(1658年)会试七名,熊赐履中式三甲进士,选为庶吉士,散馆授检讨。历任国子监司业、弘文院侍读,康熙七年(1668年)官秘书院侍读学士。康熙十四年(1675年),以熊赐履“素有才能,居官清慎”,升武英殿大学士。康熙十五年(1676年),因内阁票拟嚼签案回籍,后寓居江宁府(今南京)清凉台,在家闲居十余年,与毕嘉密切来往。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召任礼部尚书。时人谓“以王佐之才,为圣天子辅,启心沃心,兴起鸿业,天下莫不想望其风采。”
熊赐履师宗程朱理学,提倡“非《六经》、《语》、《孟》之书不得读,非濂、洛、关、闽之学不得讲。”抨击王守仁之“心学”,认为“阳明之于圣学,只是胡说乱道而已。”。康熙帝曾说:“许三礼、汤斌、李光地俱言王守仁道学,熊赐履惟宗朱熹,伊等学问不同”。熊赐履曾攻击李光地“不识一字,皆剽窃他人议论”。而李光地则说熊赐履“不讲学问,但以明末门户人语说过”。康熙帝对汉臣之间互相倾轧不满,说:“许三礼参徐乾学荐举熊赐履,往者皆言熊赐履不好,今见朕起用熊,又言熊赐履好……熊赐履所作《日讲四书解义》甚佳,汤斌又谓不然。以此观之,汉人行径殊为可耻。”
康熙四十年(1701年),康熙帝与太子胤礽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熊赐履多次请求解任。康熙四十二年四月,再上疏请求离任,帝许其以原官解任,但仍令食俸。康熙四十八年九月初二日,江宁织造曹寅奏报熊赐履病故,称其“于八月二十八日未时病故”。两江总督噶礼前往吊唁,“见其家穷,故以奴才盘川银与之,以资丧事”。康熙六十年(1721年),康熙帝追怀故人,称:“每念旧劳,不忘于心”。
熊赐履有子三人,熊志伊、熊志契、熊志夔。熊赐履逝世多年后,康熙帝曾让苏州织造李煦查看上元县熊家情形,并派人照顾。当时,四十一岁的长子熊志伊“言语颠倒,悲喜不常,所患痰病未愈”。年仅九岁的次子熊志契、八岁的三子熊志夔随生母龚氏生活,与兄长熊志伊分居。李煦“至江宁织造衙门宣示谕旨,着曹𫖯照看熊赐履之子”:70。
著有《经义斋集》、《学统》、《闲道录》,《学规》等。
评价
注释
参考书目
- 《清史稿·卷二百六十二》
- 孔继涵,<经筵讲官太子太保东阁大学士兼吏部尚书熊文端公赐履年谱>,《碑传集》,1册11卷,571-586
- 李光地:《榕村语录续集》
- 邹范平:《君臣道》第二卷
官衔
|
前任: 张英
|
礼部汉尚书 康熙二十九年十一月己亥-康熙三十一年十月癸巳 (1690年12月12日-1692年11月25日)
|
继任: 张英
|
前任: 李天馥
|
吏部汉尚书 康熙三十一年十月癸巳-康熙三十八年十一月己亥 (1675年11月25日-1699年12月25日)
|
继任: 陈廷敬
|
|
---|
| 第一甲 赐进士及第 共3名 | |
---|
| 第二甲 赐进士出身 共80名 | 王遵训 - 陆 鉴 - 富鸿业 - 俞之琰 - 邬 昕 - 陆懋廷 - 马晋允 - 吴珂鸣 - 顾耿臣 - 黄贞麟 屠德隆 - 崔尔仰 - 龚龙见 - 王 埙 - 王吉人 - 郭 谏 - 王曰高 - 田 麟 - 石 鲸 - 王于玉 俞 灏 - 林云铭 - 冯萼舒 - 刘望龄 - 钱肃凯 - 黄如瑾 - 萧惟豫 - 陆 璿 - 姚士升 - 章采岳 沈奇生 - 吕显祖 - 王 埙 - 顾 虬 - 许岩光 - 王士禛 - 毛 逵 - 罗孙燿 - 朱 选 - 戴王缙徐之凯 - 陈禋祉 - 赵 钥 - 呙正仪 - 凌鹗远 - 高斗阶 - 郑长青 - 江殷道 - 凌 焜 - 徐鹏扬 徐喈凤 - 张一鹄 - 于 涟 - 官于宣 - 钱志进 - 李念慈 - 谢玄铨 - 张 炳 - 王 松 - 徐士吉 郭 昌 - 张邦福 - 叶方恒 - 曾王孙 - 张贞生 - 莫之栻 - 杨正中 - 刘懋夏 - 何芳腾 - 高凌云 顾 岱 - 田 薰 - 徐 臻 - 杨应可 - 伊 𪩘 - 李 杜 - 蒋 曜 - 毛际可 - 胡 鄂 - 金怀玉 |
---|
| 第三甲 赐同进士出身 共260名 | 丁应龙 - 彭士俊 - 钱中谐 - 高 晫 - 吴 淇 - 杜继召 - 毕忠吉 - 连应郑 - 涂景祚 - 冯 甦王养晦 - 顾 鹏 - 吴 矿 - 储 士 - 陈 珄 - 邹度珙 - 卢 经 - 沈 汉 - 颜象龙 - 史胤庚 王飏昌 - 郭连城 - 万邦维 - 朱京琦 - 詹之瑛 - 刘鲁桧 - 张寅恭 - 李发魁 - 傅亶初 - 张 倓邹祗谟 - 黄邵士 - 黄 绶 - 王三荐 - 汤原清 - 余玉成 - 姚祖顼 - 吴鼎玫 - 毛天骐 - 洪 业谢鸿奇 - 陆瑶林 - 沈 珣 - 朱 济 - 张 沐 - 屠粹忠 - 祁文友 - 毕 秀 - 何际泰 - 王侯服 李同亨 - 李丕先 - 罗士毅 - 王封溁 - 彭之凤 - 谭 篆 - 张树屏 - 翁世庸 - 严士骑 - 宁 林 卢元培 - 李天授 - 何 缙 - 董良槚 - 扈 泓 - 李 弘 - 潘嗣德 - 冯昌奕 - 陶 谕 - 王钟灵 游东昇 - 王世显 - 郭佩璆 - 黄开运 - 夏锡金 - 陶延中 - 梁文焕 - 梁 舟 - 许延邵 - 刘作梁 石之玫 - 朱 介 - 张鹏翔 - 江南龄 - 沈振嗣 - 蔡而烜 - 韩日起 - 刘宗向 - 王 灿 - 孙家栋 毛漪秀 - 李含春 - 严钦谟 - 吴美秀 - 王 濂 - 陈显忠 - 刘布春 - 陈觐圣 - 陈 纬 - 杨来凤许明章 - 刘迪谷 - 黄士贵 - 张 𩘑 - 侯七乘 - 程观颐 - 张旺龄 - 仇凤翀 - 李天馥 - 蒋起蛟 熊如旭 - 王敬公 - 崔蔚林 - 殷观光 - 邹养赤 - 莫与先 - 杜 镇 - 方济奎 - 张尔翼 - 金 煜 邵于道 - 阎若琛 - 陈 敬 - 张 叙 - 魏士兰 - 翁如麟 - 张熙岳 - 史尚辙 - 韩 燝 - 熊宗彦 聂当世 - 洪启权 - 王 枚 - 胡大定 - 张志禧 - 胡 枢 - 高子翼 - 王保釐 - 王 渫 - 黄洪辉 李冲霄 - 赵玄览 - 万里侯 - 洪图光 - 程 瀚 - 邹 弘 - 金 良 - 刘业广 - 赵 仑 - 牛光斗 李培初 - 黄运启 - 陈懋芳 - 林 颙 - 汪以淳 - 徐文烜 - 郑崑璧 - 郑人琦 - 宋士琇 - 阚 选 刘 桓 - 张天翼 - 阚碧霞 - 宁世𤥻 - 胡公著 - 丘 泰 - 于登俊 - 锺国义 - 陈美典 - 龚 荪 王世英 - 冯 壮 - 张 涵 - 康国祥 - 戴 玺 - 张大奇 - 虞二球 - 熊赐履 - 林仪凤 - 冯肇楠 刘 梅 - 侯 曦 - 关以华 - 刘泰祥 - 袁鼎先 - 刘振基 - 洪泮洙 - 沈延标 - 向大观 - 梁才偀范其铸 - 钱元修 - 陈肇昌 - 王圣时 - 陈 敬 - 胡可及 - 李岱生 - 柴伟观 - 吴本植 - 尚翌岐 娄维岑 - 张贞侯 - 郑 重 - 刘思辑 - 郑邦相 - 侯周臣 - 谢元瀛 - 艾厥修 - 杨景煌 - 伍亶直 程应辰 - 欧阳焯 - 胡宗鼎 - 杜 桂 - 高文鉴 - 邓永芳 - 焦 澍 - 谢荣昌 - 萧翺材 - 侯体随吴引祚 - 王兴贤 - 李 灏 - 丁 泰 - 刘 卜 - 黄 熙 - 王起岱 - 张 柟 - 常九经 - 陈应乾 刘维烈 - 杨宏器 - 谷 峯 - 韩允嘉 - 任溯昉 - 项 嘉 - 魏双凤 - 冯光祚 - 应纯仁 - 张正谊 游名柱 - 李 馨 - 郭指南 - 熊赐玙 - 何玉如 - 雒献图 - 李粹白 - 柏肯堂 - 李开早 - 沈崇宁 张 瑛 - 孙启烈 - 杜允中 - 翟于磐 - 成瑞石 - 张 枢 - 梁朝柱 - 张奇抱 - 李枝长 - 马中骦 |
---|
| 前一科:顺治十二年乙未科 · 后一科:顺治十六年己亥科 同科进士:顺治十五年戊戌武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