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寯藻(1793年-1866年),字叔穎,一字淳甫,避諱改實甫,號春圃、息翁,諡號文端。山西壽陽人,清朝著名詩人、書法家、大臣。
生平
嘉慶十九年(1814年)中進士,由庶吉士授編修。
道光七年至十三年(1827年-1833年),祁寯藻先後任文淵閣校理、詹事府右春坊右中允、日講起居注官、翰林院侍講學士、國子監祭酒、通政司副使、光祿寺卿、內閣學士兼禮部侍郎等職。
十六年服闋後,任兵部右侍郎,轉左侍郎,簡放江寧提督學政。
十九年,調吏部左侍郎,旋擢都察院左都御史。
二十年,補授兵部尚書,上查禁鴉片條陳。
二十一年,調戶部尚書,奉旨在軍機大臣上行走,歷十年。
二十九年,命充上書房總師傅,同年七月授協辦大學士。
三十年六月,授體仁閣大學士。
咸豐元年(1851年)起, 兩任首席軍機大臣。
二年,賞加太子太保銜。
四年,因反對肅順重用湘軍,以病致仕。
同治元年(1862年),授命復出,以大學士銜補授禮部尚書,在弘德殿授皇帝讀。
五年(1866年),病卒北京,諡文端。
家族
祁寯藻父親為曾任寶泉局監督的祁韻士;弟弟為祁宿藻,官至江寧布政使。
學術
祁雋藻為學主張訓詁,明義理,調和漢學宋學之爭。他與程恩澤都是近代倡導宋詩的代表詩人,為詩主張不論窮通顯晦,都要溫柔敦厚,要講究"學識"和"性情"。所作學杜甫、韓愈、蘇軾,具見功力。他較有現實內容的詩如敘事的《紀事》,反映人民疾苦的《感河南直隸二案時久不雨》、《肩輿道覆夷於右臂作此自遣》,讚頌為民興利的官吏的《藍公教織歌》等,為數不多。
他的詩大多是詠物、寫景、感恩、扈從、官場應酬之作,但能顯出學問、性情。陳衍《石遺室詩話》以為他是"道、鹹間鉅公工詩者,素講樸學,故根柢深厚,非徒事吟詠者所能驟及"。常與唱和的"勁敵"是程恩澤。陳衍很欣賞其《題□□亭集》、《自題□□亭圖》詩,以為"證據精確,比例切當,所謂學人之詩也,而詩中帶著寫景言情,則又詩人之詩矣"。又欣賞其"寫景之工者",如《望廬山》、《次韻樹齋夏夜步月越王山麓》等篇。所以他選《近代詩鈔》,以祁詩冠首,入選者達119首之多,對後來"同光體"詩人有較多影響。
著述
祁寯藻儒學博大精深,精訓詁,善詩賦,曾給道光、咸豐、同治三帝當講官與老師,還教同治書法,世稱「三代帝師」。
著作有《馬首農言》、《入山記》、《勤學齋筆記》、《京口山川考》等,其傳世的書法墨寶及碑刻亦甚多。
還著有《□□亭集》32卷、《後集》12卷,有鹹豐刻本。
軼事
咸豐四年(1854年)八月曾國藩湘軍攻克太平軍占領的武漢,咸豐帝聞捷色喜說,沒想到曾某一書生「乃能建此奇功」。在傍的祁寯藻卻道:「曾國藩以侍郎在籍,猶匹夫耳。匹夫居閭里,一呼,蹶起從之者萬餘人,恐非國家福也。」
影視形象
中國大陸電視劇《天地民心》以祁寯藻為主角,全劇由袁弘(為官之前)、成泰燊領銜主演。
註釋
延伸閱讀
在維基文庫閱讀此作者作品
《清史稿·卷385》,出自趙爾巽《清史稿》
官銜 |
---|
前任: 卓秉恬 | 兵部漢尚書 道光二十年二月丁卯-道光二十一年閏三月丙寅 (1840年3月9日-1841年5月2日) | 繼任: 許乃普 |
前任: 卓秉恬 | 戶部漢尚書 道光二十一年閏三月丙寅-道光三十年六月癸亥 (1841年5月2日-1850年7月11日) | 繼任: 孫瑞珍 |
|
---|
| 第一甲 賜進士及第 共3名 | |
---|
| 第二甲 賜進士出身 共100名 | 裘元善 - 瞿 溶 - 祁寯藻 - 牛 鑑 - 張 玕 - 石 綸 - 陳傳均 - 陸以烜 - 王 丙 - 端木傑 帥壽昌 - 呈 麟 - 陽宗城 - 楊殿邦 - 朱逵吉 - 奎 照 - 彭邦畯- 宗室素博通額-祝慶揚- 吳 傑王協夢 - 葉維庚 - 徐 鑑 - 余鳳喈 - 陶廷傑 - 程贊采 - 王琦慶 - 劉學厚 - 萬承宗 - 程川佑 賀熙齡 - 朱 楣 - 劉逢祿 - 侯大魁 - 戴於義 - 盛思本 - 周春祺 - 朱德芬 - 強上林 - 朱 璜王統仁 - 毛啓閱 - 張 梧 - 李逢辰 - 胡世琦 - 顏伯燾 - 傅繩勛 - 王瑋慶 - 蔣慶均 - 程德潤 藍 瑛 - 李雲青 - 鄭敦允 - 吳振棫 - 明 通 - 王端履 - 張 翱-宗室德喜保-朱 惠 - 張延閥 覺羅德寧-李之琯 - 陳炳極 - 李家蕙 - 徐 璈 - 李周南 - 馮思澄 - 李裕堂 - 姜 梅 - 王炳瀛 陳寶儉 - 蘇廷玉 - 劉光三 - 熊一本 - 李 浩 - 王瑞徵 - 孫曰熙 - 任士謙 - 郭恆辰 - 張象乾傅 綬 - 龔文炳 - 蘇應珂 - 涂鴻儀 - 蔣文慶 - 梁藹如 - 喬用遷 - 張邦棟 - 趙光祖 - 陳鳳翰范仕義 - 朱紹恩 - 李廷棨 - 羅文綱 - 姚汝晉 - 陳世泰 - 李 藩 - 王九如 - 李重發 - 林𣏌材 |
---|
| 第三甲 賜同進士出身 共123名 | 鄧 軒 - 慶 祿 - 呂偉標 - 張履恆 - 郭大鍾 - 徐 新 - 黎 恂 - 常恆昌 - 彭作邦 - 游昌廷 李宗沆 - 陳士楨 - 廣 林 - 黃 暄 - 鼐滿達 - 鄭開禧 - 談素敦 - 陳述芹 - 馮 洤 - 趙 棠 何榮緒 - 郭在磐 - 殷齊賢 - 程題㕍 - 劉 碔 - 唐服膺 - 鄧寅春 - 林聞鶴 - 劉國策 - 邊青藜 左章昞 - 雲 麟 - 孔昭顯 - 陳正頤 - 趙銘彝 - 周 師 - 荊宇寧 - 陳道坦 - 胡 鑑 - 王 璠 李 璋 - 劉志修 - 陳 驤 - 韓維鏞 - 盧爾秋 - 蕭德宣 - 王俊選 - 劉坤琳 - 劉禮壟 - 路孟達鄭兆𣏌 - 李賢書 - 陳金臺 - 孔繼尹 - 周承錦 - 龔 桓 - 楊鶴書 - 宋國經 - 程 銓 - 賈學閔 安 齡 - 周立瑛 - 陳鳳池 - 文 達 -宗室績蘭- 李 憬 - 伍先準 - 李世猷 - 程儒林 - 楊沂秀齊 康 - 彭虎文 - 劉省勳 - 林鳳儀 - 朱德璲 - 龍壽長 - 徐凝績 - 季恩沛 - 陳 禮 - 許光泗黃梓春 - 魏 緗 - 李連夢 - 劉伯英 - 鹿裕曾 - 楊世顯 - 金鼎銘 - 張夢連 - 鄭元鐸 - 謝正濱 李之梓 - 畢光堯 - 許世壎 - 程鵬里 - 林 芳 - 朱斗南 - 李 鵠 - 劉慶元 - 邱翰元 - 唐正仁 呂玉麟 - 劉盡美 - 孫繼曾 - 邊鳴珂 - 陳兆騏 - 黃輔清 - 鄧士瑛 - 陸錫智 - 汪 璨 - 馮奉初單夢齡 - 楊樹年 - 孔傳習 - 樹 德 - 靳會昌 - 沈 咸 - 蘇 鏊 - 董友筠 - 雷學淇 - 董 琮邊九鏊 - 薛世雨 - 吳人傑 - --- - --- - --- - --- - --- - --- - --- |
---|
| 前一科:嘉慶十六年辛未科 · 後一科:嘉慶二十二年丁丑科 同科進士:嘉慶十九年甲戌繙譯科、嘉慶十九年甲戌武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