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師,漢傳佛教頭銜。指實踐禪修,能指導他人止觀修行的佛教出家眾,即印度佛教所說的瑜伽師,所以如天台宗、華嚴宗的僧侶也往往稱為禪師。隨著漢傳佛教的發展,也被用來泛指禪宗門派的僧侶。
概論
在古印度,稱身心合一的修法為瑜伽,意爲行、相應。修行瑜伽者,稱為瑜伽士(yogi)或瑜伽師。佛教發展之初,特重禪修。隨著宗派分化,在大毘婆沙論時代,瑜伽與瑜伽師成為常見的名詞。傳入中國時,將瑜伽稱為禪,為定慧修持的通稱,而瑜伽師就稱之為禪師。
參見
註釋
|
---|
| 「不立文字,教外別傳;直指人心,見性成佛。」 | | 源流 | | |
---|
| 發展 | | | 早期禪宗 | |
---|
| 五家七宗 | |
---|
| 明清禪宗 | 天童系 – 磐山系 – 雲門系 – 壽昌系 |
---|
| 各地傳承 | |
---|
|
---|
| 法門和教義 | |
---|
| 經典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