費揚古 (棟鄂氏)
襄壯公 費揚古 | |||||||
---|---|---|---|---|---|---|---|
大清一等襄壯公爵 | |||||||
大清撫遠大將軍、領侍衛內大臣 | |||||||
國家 | 清朝 | ||||||
姓 | 董鄂氏 | ||||||
名 | 費揚古 | ||||||
位階 | 正一品武職 | ||||||
封爵 | 一等公爵 | ||||||
族裔 | 滿洲人 | ||||||
旗籍 | ![]() | ||||||
出生 | 清朝世祖順治二年(1645年) | ||||||
逝世 | 清朝聖祖康熙四十年(1701年) 北京 | ||||||
墳墓 | 費揚古墓,並入祀賢良祠 | ||||||
|
費揚古(滿語:ᡶᡳᠶᠠᠩᡤᡡ,穆麟德轉寫:Fiyanggū;1645年-1701年),董鄂氏,滿洲正白旗人,清朝政治人物,順治時期的董鄂妃之弟。屢立戰功,昭莫多之戰更是以西路統帥的身分,領軍大破準噶爾部大汗噶爾丹的軍隊。後晉封一等公,官至撫遠大將軍、領侍衛內大臣,諡號襄壯。
生平
費揚古生於1645年,是內大臣三等伯鄂碩子。年十四,襲爵。康熙十三年(1674年),從安親王岳樂率軍徇江西討伐吳三桂。康熙十五年(1676年),進圍湖南長沙,連戰連捷。康熙十八年(1679年),擢領侍衛內大臣,列議政大臣。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奉命往科爾沁徵兵,參贊軍事,從福全討伐噶爾丹,於烏蘭布通之戰擊敗噶爾丹。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為安北將軍,駐紮歸化城。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詔授撫遠大將軍,尋被康熙帝召入覲,授之以方略。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二月,康熙帝詔親征噶爾丹,三路出兵,以黑龍江將軍薩布素領東路軍,費揚古領西路軍,振武將軍孫思克、西安將軍博霽從陝西出鎮彝並進,康熙帝親自督中路軍從獨石口出。同年五月,費揚古於昭莫多之戰立功,康熙帝賜御佩櫜鞬、弓矢,命其還軍。康熙四十年(1701年),隨康熙帝赴索約勒濟,途中生病,康熙帝駐蹕一日,親臨視疾,賜費揚古御帳、蟒緞、鞍馬、帑銀五千,遣大臣護費揚古回京師。費揚古尋卒,賜祭葬,諡「襄壯」。以其子辰泰襲一等侯、兼拖沙喇哈番。
費揚古葬北京費揚古墓。
- 《清史稿 列傳六十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