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桂
阿桂 | ||
---|---|---|
![]() 阿桂像 | ||
爵位 | 一等诚谋英勇公 | |
族裔 | 满洲 | |
旗籍 | 正蓝旗 后改正白旗 | |
字号 | 字广廷、号云崖 | |
谥号 | 文成 | |
出生 | 康熙五十六年八月初三日(1717年9月7日) 京师顺天府 | |
逝世 | 嘉庆二年八月二十一日(1797年10月10日)(80岁) 京师顺天府 | |
亲属 | (祖父)阿思哈、(父)阿克敦 (子)阿迪斯、阿必达 (女)奉恩辅国公弘融嫡妻 | |
著作 | ||
|
阿桂(满语:ᠠᡤᡡᡳ,转写:agūi;1717年9月7日-1797年10月10日),字广廷,章佳氏,初为清满洲正蓝旗人,以平回部驻伊犁治事有劳,改隶正白旗人。官至武英殿大学士兼首席军机大臣。
家世
阿桂七世祖穆都巴颜早先居住在长白山俄穆和都鲁(今俄罗斯滨海边疆区双城子一带),兵部尚书阿思哈之孙,大学士阿克敦之子。
生平
阿桂出生于康熙五十六年八月初三日(1717年9月7日),早年师从沈彤,乾隆三年(1738年)中举人。初以父荫授大理寺丞,乾隆八年(1743年)以郎中身份充任军机章京,此后因为库项被窃,以失察之罪被降调为吏部员外郎。
乾隆十三年(1748年),清朝用兵大小金川,阿桂随兵部尚书班第赴四川办事。岳锺琪告发阿桂“勾结张广泗,蒙蔽讷亲”。而后皇帝念其父只有阿桂一子,而阿桂办事勤勉;又因为阿桂罪状与贻误军机不同,而特别宣布赦免。此后命为江西按察使,不久又担任内阁侍读学士。乾隆二十年,擢内阁学士,当时适逢清廷出兵准噶尔,阿桂赴乌里雅苏台管理台站。其间,阿桂之父阿克敦病故,阿桂被准回京办理丧事。为时不久即奉命返回西北,任参赞大臣,命令驻防科布多,授蒙古镶红旗副都统。乾隆二十二年秋,授工部侍郎先是率军策应清军唐喀禄部,追击图谋遁入俄国的辉特部首领舍楞,后又与副将军富德一起追捕其余人员,获赐花翎。
乾隆二十四年,从兆惠平定大小和卓之乱;二十四年(1759年)冬天,从阿克苏移驻伊犁,筹办屯田二十六年奏报曰:“今阿奇木公茂萨呈称,今岁种地回人八百户,各耕种小麦一石,谷黍五斗。”乾隆二十七年回京,升任军机大臣、正红旗满洲都统加太子太保,并赐予骑都尉世职,赐紫禁城骑马。
乾隆二十九年,调署四川总督,三十年,任塔尔巴哈台参赞大臣,筑绥靖城。乾隆三十二年,授伊犁将军。乾隆三十三年,授兵部尚书、云贵总督,参加征缅;并多次视察黄河决口、江浙海塘工程。乾隆三十七年,第三次出征金川事件。
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大小金川平,乾隆帝诏封为一等诚谋英勇公,进协办大学士、吏部尚书、军机处行走;赐紫缰、四开褉袍。乾隆四十二年,授武英殿大学士。乾隆四十六年,甘肃苏四十三起义,与和珅督军镇压。历任伊犂将军、兵部尚书、吏部尚书,官至武英殿大学士兼首席军机大臣,“还领枢密,决疑定计,瞻言百里,非同时诸大臣所能及”。
编有《军需则例》15卷。嘉庆二年八月二十一日(1797年10月10日)于北京病卒。谥文成。
家庭
子女
- 长子阿迪斯,都察院左都御史、成都将军、世袭一等诚谋英勇公。
- 孙女章佳氏,固山贝子绵溥嫡妻,有二子:奕灏(承恩毅勇公惠伦女婿)、奕魁(那彦保女婿)
- 次子阿弥达,御前侍卫、护军统领;妻钮祜禄氏(胞叔一等果毅继勇公阿里衮,祖父一等公尹德,祖姑母封康熙帝之孝昭仁皇后)。
- 三子阿思达,任诸部尚书与诸总督;妻那拉氏(父刑部尚书、荆州将军纳喇氏德福)。
- 女儿章佳氏,嫁奉恩辅国公弘曧(其父庄恪亲王允禄,康熙帝第十六子)。
孙子
- 那彦瞻(阿迪斯长子)
- 那彦柱(阿迪斯次子)
- 那彦福(阿迪斯三子)
- 那彦堪(阿迪斯四子)
- 那彦成(阿思达之子),乾隆五十四年联捷进士。胞姊章佳氏,嫁荣恪郡王绵亿(父荣纯亲王永琪,乾隆帝第五子;母侧福晋索绰罗氏,内务府正白旗满洲、乾隆丁巳恩科进士观保之女)。
- 那彦宝
外孙
- 永蕃、永萼。
电视剧
注释
参考书目
- 《清史稿·阿桂传》
- 《清史列传·阿桂传》
- 那彦成《阿文成公年谱》
官衔 | ||
---|---|---|
前任: 明瑞 |
伊犁将军 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十一月(署任) 三十二年(1767年)四月(实授) |
继任: 伊勒图 |
前任: 福隆安 |
兵部尚书 乾隆三十三年四月戊寅(1768年6月5日) —六月壬午(8月8日) |
继任: 讬庸 |
前任: 永贵 |
礼部尚书 乾隆三十四年十二月丙辰(1770年1月4日) —三十五年八月戊寅(9月23日) |
继任: 永贵 |
前任: 永贵 |
礼部尚书 乾隆三十八年正月戊午(1773年2月19日) —七月甲子(8月24日) |
继任: 永贵 |
前任: 舒赫德 |
户部尚书 乾隆三十八年七月甲子(1773年8月24日) —四十一年正月己丑(1776年3月6日) |
继任: 丰昇额 |
前任: 官保 |
吏部尚书 乾隆四十一年正月己丑(1776年3月6日) —四十二年五月丁亥(1777年6月27日) |
继任: 永贵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