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維百科

馬來西亞標準時間

馬來西亞標準時間(英語:Malaysian Standard Time,縮寫:MYT馬來語Waktu Piawai Malaysia)是馬來西亞所採用的標準時間,比世界標準時間快8個小時,也即是與位於UTC+8時區的國家及地區一致。

馬來亞半島在1880年最初採用的平均時間是+6:46:48 GMT,在1933年,馬來亞半島調整時間為+7:20 GMT,之後則是與新加坡相同的+6:55:24 GMT。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因日本佔領而採用與日本相同的+9:00 GMT;二戰結束至1981年12月31日之間,馬來亞半島採用的時間是UTC+7:30,被稱之為英屬馬來亞標準時間。

在1981年12月31日23時30分,時任馬來西亞首相馬哈迪·莫哈末宣布把馬來亞半島時間調快30分鐘使之與東馬時間相同,新加坡政府也隨之更改,一直沿用至今。

馬來亞半島時間

採用時期格林威治平時名稱
1901年1月1日 - 1905年5月31日+6:46:48英屬馬來亞平均時間
1905年6月1日 - 1932年12月31日+6:55:24新加坡平均時間
1933年1月1日 - 1941年8月31日+7:20:00英屬馬來亞平均時間/日光節約時間
1941年9月1日 - 1942年2月15日+7:30:00
1942年2月16日 - 1945年9月12日+9:00:00東京標準時間
1945年9月13日 - 1957年8月31日+7:30:00英屬馬來亞標準時間/日光節約時間
1957年8月31日 - 1981年12月31日+7:30:00馬來半島標準時間/日光節約時間
1982年1月1日 - 現在+8:00:00馬來西亞標準時間

砂拉越和北婆羅洲沙巴時間

北婆羅洲砂拉越最初採用的平均時間是+7:21:20 GMT,直到1926年更改為+7:30 GMT 。在1933年砂拉越王國北婆羅洲則調整為+8:00 GMT,並在9月14日和12月14日之間實施20分鐘的夏令時間。在日據時代的砂拉越和北婆羅洲沙巴則採用+9:00 GMT的東京標準時間,直到1945年日本戰敗後才更改回+8:00 GMT,但已放棄實施夏令時間。

採用時期格林威治平時名稱
直到1926年3月+7:21:20古晉平均時間
1926年 - 1933年+7:30:00婆羅洲平均時間
1933年 - 1942年+8:00:00婆羅洲平均時間/日光節約時間
1942年 - 1945年9月12日+9:00:00日本標準時間
1945年9月13日 - 1981年12月31日+8:00:00婆羅洲平均時間
1982年1月1日 - 現在馬來西亞標準時間

外部連結


本頁面最後修訂於2023-06-24 21:18,點擊更新本頁查看原網頁

本站的所有資料包括但不限於文字、圖片等全部轉載於維基百科(wikipedia.org),遵循 維基百科:CC BY-SA 3.0協議


頂部

如果本頁面有數學、化學、物理等公式未正確顯示,請使用Firefox瀏覽器或者Safari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