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維百科

【主題】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

快捷方式
Democratic People's Republic of Korea Subject Heading.png

欢迎来到中文维基百科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主题页

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主题

Murals of Kim Il-sung and Kim Jong-il 01.JPG

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朝鲜语:조선민주주의인민공화국,通称“朝鲜”[朝鲜语:조선朝鮮]或“北韩”[朝鲜语:북한北韓]“北朝鲜”[朝鲜语:북조선北朝鮮])是位于亚洲东部朝鲜半岛北端的国家,首都是平壤。朝鲜南部与大韩民国非军事区分隔,北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俄罗斯接壤,西临黄海,东临日本海

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成立于二战后的1948年9月9日,由朝鲜劳动党一党执政。现任最高领导人金正恩是朝鲜劳动党“永远的总书记金正日的儿子,“共和国永远的主席金日成的孙子。

特色条目

Flag of the Workers' Party of Korea.svg

朝鲜劳动党(韩文:조선로동당 / 朝鮮勞動黨),是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唯一的执政党

1925年4月,朝鲜共产党成立,领导人为金永奉和朴宪永1928年,因朝鲜共产党内部宗派斗争,共产国际下令解散朝鲜共产党。此后,由于共产国际提出的“一国一党”原则,流亡中国的朝鲜共产主义者未能再组建新的共产党。在大日本帝国殖民统治时期,朝鲜还存在过高丽共产党、工农总同盟、青年总同盟、韩人社会党、火曜会、汉城青年会等共产主义组织。

1945年8月,苏军进入朝鲜半岛北部,此时原朝鲜共产党的大多数成员在朝鲜半岛南部从事地下活动,北方的共产主义者人数很少,因此苏联方面委托原东北抗日联军中级军官随苏军一道返回朝鲜的金日成北方重建朝鲜共产党。1945年10月10日,北朝鲜共产党中央组织委员会在平壤成立,金日成任中央责任书记。1946年3月,原在中国延安太行山地区活动的朝鲜独立同盟改组成朝鲜新民党,领导人为金枓奉。同年8月,北朝鲜共产党与朝鲜新民党合并为北朝鲜劳动党。1946年11月,南韩的朝鲜共产党(1945年9月成立,领导人为朴宪永)、朝鲜人民党(1946年11月成立)、朝鲜新民党(1946年7月成立)也合并为南朝鲜劳动党

朝鲜劳动党建党纪念碑

北朝鲜劳动党成立后,在朝鲜半岛北部建立政权。1948年3月28日召开党的第二次代表大会,通过了金日成提出的“争取祖国自主统一”的斗争方针。由于南韩李承晚政府镇压,南韩劳动党的大多数领导人转移到朝鲜半岛北部。1949年6月30日,朝鲜半岛南北的劳动党合并成统一的朝鲜劳动党,并选举金日成为委员长。建立纪念日定为10月10日。

你知道吗

刷新

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政治

特色图片

Kaixuanmen.JPG

平壤凯旋门개선문),建成于1982年4月15日,地处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首都平壤之牡丹峰区的牡丹峰大街及凯旋大街的交界处,是朝鲜人为庆祝朝鲜的领袖金日成战胜来自日本及美国的入侵者而建,其规模居世界诸凯旋门之冠。

分类

点击下方“►”以见所有子分类:

金日成家族

特色全景图

朝鲜首都平壤(朝鲜文化语:평양)的全景图

维基主题

目前中文维基百科共有328+/−项主题首页。
Monobook icon.svg 人文
Sports icon.png 娱乐与体育
Gnome-globe.svg 地理
汉字文化圈中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省区河北 - 山西 - 江苏 - 浙江 - 山东 - 安徽 - 福建 - 河南 - 湖北 -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海南 - 四川 - 云南 - 甘肃 - 新疆 - 江西 - 贵州城市北京 - 天津 - 上海 - 南京 - 苏州 - 广州 - 武汉 - 西安 - 宁波 - 青岛 - 重庆 - 台州 - 惠州 - 肇庆其他香港 - 澳门 - 东北地区 - 天津滨海新区
中华民国广域台湾 - 福建县市台北 - 基隆 - 桃园 - 苗栗 - 台中 - 彰化 - 南投 - 云林 - 台南 - 高雄 - 澎湖 - 宜兰
日本东京 - 琉球群岛
朝鲜半岛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 - 韩国
东南亚越南 - 新加坡 - 马来西亚 - 泰国 - 菲律宾西亚以色列 - 伊朗 - 土耳其
西欧德国 - 荷兰 - 比利时 - 法国 - 西班牙 - 葡萄牙 - 英国伦敦)- 瑞士 - 奥地利北欧芬兰 - 瑞典南欧意大利 - 梵蒂冈 - 希腊东欧亚美尼亚 - 白俄罗斯立陶宛 - 波兰 - 俄罗斯 - 乌克兰跨洲国家土耳其
  • 美洲
美国阿拉巴马州阿拉斯加州亚利桑那州阿肯色州加利福尼亚州爱荷华州堪萨斯州) - 加拿大 - 巴西 - 苏里南 - 阿根廷
  • 大洋洲
澳大利亚
埃及 - 安哥拉 - 南非

本頁面最後修訂於2022-10-23 22:00,點擊更新本頁查看原網頁

本站的所有資料包括但不限於文字、圖片等全部轉載於維基百科(wikipedia.org),遵循 維基百科:CC BY-SA 3.0協議


頂部

如果本頁面有數學、化學、物理等公式未正確顯示,請使用Firefox瀏覽器或者Safari瀏覽器